第四章 陪熊婧报名(1 / 2)

南大中心篮球场,今天是新生报到日,所以今天的南大校园格外的热闹。

篮球场的各个出口贴满了各种横幅,宽阔的篮球场今天显得格外拥挤,整个篮球场被划分成了四大块,被学校的四大学院(医学院、文学院、理工学院以及艺术美院)所瓜分了,每一块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语。

“昔日高考铸辉煌,今日医学圆梦想!”——医学院

“此生无悔入南大,尤傲同为人文人。”——文学院

“心系你心,情牵理工”——理工学院

“启迪艺术人生,塑造美好心灵。”——艺术美院

巨条的横幅迎着风飘扬起来,彰显着青春与活力,横幅下是各学院的报道处,每个学院区域内摆着几张八人坐的的食堂餐桌,餐桌上贴着各系的名称,老师与各院团委的干部们坐在了餐桌靠内一侧的位置上,等待着新生的到来。

“嗤!”

这时一辆校车停在了篮球场的东门口,车门刚打开,车上就接二连三的下来了一位位在家长陪同下的新生,当然走在最后的还是我和熊婧。新生们好奇地四处打量起这个之后几年容纳下他们的校园,家长们则排队取上他们的行李,大家互相帮忙,倒也显得十分融洽。熊婧背上了那个老旧的书包,我连忙上前提上行李箱跟在她的身后,早早等在这的学生会干部们则开始让大家按院系排好队,准备带领他们进行入学的第一件事,报到分宿舍。

我和熊婧随着人潮来到了医学院护理系,这批过来的学生中只有熊婧一个人是护理系的,所以没有排队便轮到了她。她从背包里取出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几张一寸照片还有一个厚厚的黄色信封。

是的,你没猜错,那个黄色信封里装着的是现金,那时的我们并没有微信、支付宝,甚至连银行卡转账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仍记得当时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存折,上面会清晰地标记着每一笔支取与存入。那时的我们手机并没有现在那么多功能,仅有的功用也就是打电话和发信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连手机都没有配备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翻盖机是那个年代的高端主旋律,一款带摄像头功能的手机需要花上2500元左右,有些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才300元左右,一些时代新人若是能配上一款翻盖拍照手机,那肯定会成为大部分人的焦点。

老师们耐心地为她登记造册,旁边的团委干部们则快速地帮忙整理资料,填写各种信息,分班级分宿舍,办理学籍卡。

办理的速度很快,大概十分钟左右也就办完了,她被分到了涉外护理一班,宿舍分在了医学院五号楼306。

登记老师拿着一张纸条和一本学生手册对着熊婧说道“好了,熊婧同学,欢迎你来到南大医学院,你的学生证会在你进入班级以后由你的班主任给你发放,你现在可以拿着这张纸条去五号楼找宿管阿姨领取你的宿舍钥匙,那里会给你分发你的被服,这本学生手册你一定要仔细看看,这是身为一个南大学生必须遵守的。”

“好的,谢谢老师!”简短的话语又从熊婧的口中传出。

“嗯,那好吧,我让人带你过去吧。”登记老师接着说道。

我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不用了,胡老师,我带她过去就好了。”

“啊,那行,小周同学,那就麻烦你帮忙带她过去吧。”胡老师客气的回应到。

熊婧没有吱声,我也就当她没有反对了,提起了她的行李箱就向着医学院走去,她连忙背上包跟在我的身后,起初我们都没有说话,等到穿过熙攘的人群,走在了通往医学院的小路上,我开始为她介绍起了学院的分布。

“熊婧同学,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学院吧,可以吗?”我问道。

她只是嗯了一声。

“刚刚我们过来的地方是南大的中心篮球场,那里每年都会举行院校篮球比赛,左手边那里是大礼堂,一般文艺汇演还有大型的学术报告还有庆典都在那里,大礼堂后面那里是图书馆,大二以后可以去那里自习,但是需要占座,因为那里有很多学长学姐都会在那里复习准备考研,右手边那是田径场,你们军训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