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逢总在梦魂中(2 / 2)

他就是林泉寺的灵明方丈,俗名叫做杨渊。他是梁国的皇室宗亲,论辈分是梁帝杨衍的表叔。

灵明挥手道:“陛下莫着急、莫慌张。”

梁帝急道:“方丈此言差矣,朕怎么能不急呢。为何祖灵还没有来。它去了哪里?它又要怎样?”

梁帝清瘦的脸上,已经泛起了红色。他的五官也像是聚拢在了一起,一双细长的眼睛里竟是失意之色。而他细长的身子和手足更是在微微颤抖着。

灵明长身而起,他慢慢地踱到了千秋阁的中央。

灵明一边走一边说道:“陛下,轩辕和黎贪都留下了传世灵体。每一世的传人逝去前,都会魂游天下八十一日,去寻找自己选定的继承人。”

梁帝搓揉着双手,又急着插嘴道:“八十一日已到,灵体还未出现。难道说先帝选的不是我?可那又会是谁呢?”

灵明捋了一下长须,回道:“陛下莫急,黎贪和要求夫妇并无子嗣。黎巨的子孙一直是梁国的皇帝,也是黎祖之灵的传人。先帝是一个伟大的雄主,一生拒晋文帝于国境外。可能他有什么思虑吧。”

梁帝疑惑道:“可先帝传位于我了,为什么我还没有得到黎祖之灵呢?”

灵明方丈走到了窗前,俯瞰着美丽的永定城。

他静静地说道:“陛下,先帝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传人一定得是皇族嫡系里的人呢?”

梁帝听了,沉默了一会。

可他又抬头问道:“方丈又是怎么回答的?”

灵明说道:“我说,我也不知道。今日想起来,先帝这句话恐怕是有点缘由的吧。”

梁帝走到了灵明身边,他们一起望着外面的风景。

梁帝握拳说道:“没有祖灵,朕的帝位就是不正。请方丈运用中圣神通,找到先帝选定的传人,我将皇位交于他就是了。”

灵明白须一抖,笑道:“陛下,黎祖之灵可是神鬼莫测的啊,只有传人的护道人才能心有所感呢。如果谁是传人,谁就是皇帝,那先帝为何还要把帝位传于陛下呢?”

梁帝头向前倾道:“您乃是皇室宗亲,是朕的表叔,您可要帮朕想想办法啊。”

灵明无奈地摆手道:“我已是出家人了。先帝传位诏书在此,陛下就不要多虑了。祖灵乃是机缘,不可强求啊。”

当世的武者都叫武夫。如果武夫到达了一定的境界或者得到了一定机缘,就可以入修行界了。

入了修行界便叫做修行人,所以修行又有入界、入道、入宗、入圣、入神五个境界之分。

可是几千年来,没有人能够入神,实际上修行也就是四个境界而已。

所谓山下叫武功,山上叫修行,区分就在于你是否入了修行这个山界。

在那一年的巴山夜雨之后,人们又把入宗、入圣这两个境界分了大、中、小三个层次。分别称为大、中、小宗和大、中、小圣。

在修行之巅,那些具有神通的最高者被称为大圣。

而大圣就是一国的象征,就连皇帝也叫他们圣人。一国无圣人,则必不长久矣。

灵明方丈是佛宗的宗主,已经入了中圣。

修行界也有铁律,山上人一般不出手山下事,境高者一般也不主动向境低者出手。

梁帝的心好像有点安定了,他又说道:“师兄可否问问寺中不戒院的大圣师叔祖,让他告诉我们吧。”

提起这位大圣,灵明就一阵脑仁疼。这位大圣是他的师叔,法名慧痴。他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哪里有半分出家人的样子。

佛宗七祖空因、和他的师弟空唯在林泉寺的塔林禁地,专门为这位慧痴师叔开了一个不戒院。他们说除了色戒以外,其他的戒律均由慧痴师叔自己看着办。

为什么灵明一想到大圣师叔,他就会脑仁疼呢?因为在灵明他们小时候,这个大圣师叔就经常敲着他们的脑壳,笑着说这是请他们吃板栗。

当年在林泉寺,谁不说这个慧痴师叔是一个魔王。可是当这个慧痴师叔把空因方丈、空唯大师撵得满山乱窜以后,谁又敢再提魔王这两个字。

但是大圣总归是大圣,何况慧痴师叔是这世间最强大的大圣。

灵明想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一边的梁帝还在等着他的回答。

灵明抱歉地笑笑,然后低头肃穆地答道:“问过了,慧痴师叔只回了四个字。”

梁帝忙开口问道:“哪四个字啊。”

“关我屁事。”

四个字一出,千秋阁里便是一片的寂静。

千秋阁里的每一个缝隙也都被沉默填充得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