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自十几年前文帝登基,曾与吴国有过一战后,吴国求和,并献上吴国最美的两个女子之后,边疆就一直太太平平的。
以至于这次楚国贸然偷袭,一时没有防备,竟被楚国给钻了空子。
消息传来时正是太子大婚这日里。
文帝匆匆离去,及至太子并今儿过来贺太子大婚的所有大臣们都被召集了过去。
文帝的意思是,如今魏朝不比十几年前他刚刚登基的时候——那时国朝艰难且不说,他帝位甚至都没坐稳,面对吴国的挑衅,也一力承担了下来,如今魏朝更是国富民强,既是楚国故意挑衅,那么自然也是要给他个颜色好看的。
再这方面,魏朝君臣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如今的戍边将领乃是谢侯爷麾下一名姓陈的将士,到底出了篓子,文帝的意思是,为了求稳,还是想请谢侯爷再度挂帅出征——若仅仅是和楚国打上一仗,其实是不大需要谢侯爷亲临的,只文帝野心不小,想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收服楚国。
尔后谢侯爷没怎么思索便也应了下来。
在这之后,太子主动请缨,要随着谢侯爷而去,五皇子见势也跟着站了出来,文帝寻思了半晌,同意让太子魏恒跟着一同前去。
若仅仅只是这些,与谢家关系大抵就是独独谢侯爷一个,索性又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就是小安氏难免为谢侯爷揪心。
只是后头的时候吴国派使者前来,说是愿意帮衬国朝一起攻打楚国,但唯一的条件就是想为吴国太子求娶魏朝的公主殿下。
因文帝即位以来并不甚好女色,后宫中有名分的妃子本也就没几个,平安降生并至如今适龄的公主就也仅仅有两位,分别是齐淑妃膝下的大公主魏芷并谢贤妃膝下的二公主荣乐。
身为为数并不多的两位公主殿下,魏芷和魏乐自幼便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魏芷大公主的生母齐淑妃膝下也不过一子一女,更不要说谢贤妃膝下仅仅只有魏乐独一个公主。
在这事上,齐淑妃和谢贤妃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去万里之地外的吴国,就不说魏朝与吴国相距甚远,谁知道那吴国的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即便是吴国太子一表人才可为良配,然能不能和公主们合得来又是另一回事,万一以后女儿在他们那边被人欺负了,也没个人帮衬。
至于说用公主为自己谋利?齐淑妃与谢贤妃都不是那等有野心的主,就想看着儿女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
到底齐淑妃得到消息的时候要早一些,匆匆间便将魏芷许给了自家的侄子,倒让文帝寻不出话说来。
这个时候忧心的就成了谢贤妃。
谢贤妃没了办法,只能寻娘家人过来出出主意,谢侯爷的主母小安氏虽然论到底不是个能拿主意的,可好歹这弟妹出身好,必要时候可以借着小安氏的母亲仁安长公主的势,让仁安长公主在文帝跟前说说话什么的。
小安氏听了这话便换位思考了一番,想着若是要她将自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纵使是做太子妃,她也是舍不得的,不由得就对谢贤妃很同情。
又想了想道:“莫不然我们就也效仿齐淑妃,将荣乐也给许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