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这是凌寒留给老吴馒头店的评语
虽然他走出去的姿势依然潇洒,那白衣依然是……那么地白。但从桌上干干净净的两个面碗和六个盘子就能看出来,他吃得是十分满足,以至于那原本合身的腰带都勒得他有些不适应。
比起凌寒的步履维艰还强装高雅来说,小鹤的表现就直白多了。他抚着微凸的腹部,指了桌上留下的东西对顾巧道:“你们店虽小,东西倒是不错,这些都留给你们了。”
不管是那套上好的汝窑碗盘还是那细滑的绸缎,价格应该都不便宜,眼见着凌寒一步步越走越远,顾巧的喜悦溢于言表。很好,远离男主和女主,她不主动上前作死,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的。
哼着歌,顾巧将躲在后面洗碗的吴老头给找了出来,拿出那十两的元宝,并给他说了桌上的两块绸缎和碗盘的事。谁知道吴老头一听平分银子就忙不迭摆手道:“我这儿已经收了五两银子,能抵得上中午那么多人的生意了。你那银子是你该得的,不用分给我了。另外,桌上那绸缎和碗盘,我们哪里用得上啊,你也都拿走。”
两人推辞一阵,看吴老头说得真诚,顾巧也便不再推辞。十两银子她收了,那套汝窑碗盘十分漂亮她也喜欢,可这绸缎她真是不太感兴趣。执意交给了吴老头,让吴老头给顾娇做一身衣裳,这下吴老头并没有拒绝。
忙完已经快申时,顾巧接过吴老头给的二十两银子红利,算一算,这一趟就挣了三十两,值了!唯一不值的是本来想带小鱼好好逛一逛买点吃的和穿的,可小鱼被程牧野给带走了,她也没了逛街的兴趣。
另外,她要是记得不错的话,程牧野是在凌寒出现的时候突然离开的。准确来说,他应该是看到那两个衙役后匆匆离开的。难道!他真的是通缉犯!
念及此,顾巧更是坐不住了,她起身给吴老头道别:“吴爷爷,我先走了。您帮我给顾娇说一声。”
从好吃街出来,顾巧径直到了衙门贴告示的地方,可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都没看到哪张通缉令和他有一文钱关系。联系到他带着小鱼都躲在深山五年了,也就是说,通缉令很可能是五年前的了,那他在害怕什么?
顾巧实在是忍不住,找了旁边看守的一个老衙役,塞了约莫一两银子过去,仔细问了那老衙役四五年前是否有什么惊天大案,通缉过什么罪大恶极的罪犯。
那老衙役拿了银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十分得意道:“京城附近可是有禁卫军大营大的,有什么通缉犯敢在京城周边待啊!再说了,只要是朝廷发了通缉令的罪犯,只要没被抓着,通缉令可一直都在这告示墙上,永远也不可能揭下来。不然你以为咱们连衙门都没有的小镇还能有这么大片告示墙!这上头的通缉犯最远的差不多十年了。”
顾巧又认真看了一遍,果然是这样的。越是看,越是佩服这个架空的大炎朝掌权人。这还是个没有衙门的小站,但驿站也是分派了十多个衙役在,驿站也有专门张贴国家大事和通缉令的告示牌,驿站还有个驿所专门供里长处理镇上各村报上来的事务。
不过,这告示上的的确确明明白白没一张和程牧野相似的。
正当顾巧看完了告示打算回村时,突然听到身边两个路过的人聊天。
“为什么要把镇子外的牛车都赶走呀?回村都不方便了。”
“听说明日有番邦使臣要上岸进京,有大官说镇子外的马车和牛车看起来不好看,有损咱们大炎朝天朝之威。便让所有的马车和牛车都回村去,明天过了才能重新到镇外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