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双管齐下(1 / 2)

没过两天,郑缵绪便回到建平侯府

“父亲”

“嗯,这次去那延平王处感觉如何”郑泰问道

郑缵绪是郑泰安排在郑经回厦门后前去观察情况的

“父亲,这郑经也不过如此,一个莽夫而已”郑缵绪得意的说道

“哦?我儿是发现了什么?”

然后郑缵绪就把郑经吃番茄的事还有粮草的事情说了一遍

“父亲,这郑经根本不懂怎么治理国家,要不我们趁此机会”郑缵绪说道

郑泰摸了摸胡须,思考了一下便叫来自己的亲卫

“传令下去,今日起停止所有和延平王的粮食交易,所有百姓不得私自售卖给福建那边”

“顺便传出去一些话,就说我建平侯欢迎大家来两广定居,粮草富裕,生活安康”

说完亲卫便出去了

郑泰看着郑缵绪说道“这次我儿带回重要消息,等日后拿下福建等地,便重振我大明,到时候你就是大明的太子”

在郑泰父子两高兴的时候,郑经这边已经将番茄全部种下

“冯锡范!”郑经坐在王府内喊道

“臣在”

“将这封信命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台湾行省黄昭手中”

“是”

关于粮草问题郑经早已预料到,毕竟历史上就是粮草出了问题战败,现在写信告诉黄昭,让其在台湾开始种植水稻,并告知水稻嫁接的方法

在台湾兴农种植,本就是历史上郑经退居台湾后的事情,只不过现在的郑经把这件事提前了,用来应对即将爆发的粮食问题

历史上郑经把政事委托给陈永华,开始在台湾栽种五谷,插蔗煮糖,种植水稻,使得台湾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几天后,黄昭在台湾东都府中收到郑经的来信说道即日起在台内开始种植水稻,以备以后战事需要,而且要鼓励百姓发展农业,除了水稻,还有五谷之类

至于为何在台湾发展农业,郑经考虑到以后海上霸权以及台湾的自然条件非常的优越,气候温和,霜雪期较少,全年都是生长期

稻米一年可两熟,而有些新辟良田甚至可以种三季

而且借此机会发展海上贸易,这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就是形容大明的盛衰原因

既然要发展国家,光打仗可不行,农业,商业都需要均衡发展

“待粮食问题解决后就是海上贸易了,就先以台湾到内陆的粮食运输开始”

郑经这几日反复思考如何发展

就在此时冯锡范气势汹汹进来通报

“秉王爷,外面传来消息,说建平侯那边禁止了往来的粮食交易,并且放出话欢迎大家前去两广生活”

“消消气,他们这么做我已经预料到了,没有办法的事情”郑经也有些无奈

因为粮食的短缺,会有很多百姓离去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只要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就会较少人口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