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年十月一日,郑家站在厦门城楼上向海峡对岸望去。
城楼上的海风吹动着,郑经看着周围有着郑字的旗帜慢慢开始回忆。
荷兰为了从郑氏王朝手中夺回台湾,荷兰统帅博特从巴达维亚率领舰队抵达福宁附近,准备与清军交涉进攻郑氏。
就是在十月二十一这天,博特向清政府提议,战胜郑氏后,把台湾移交给荷兰,清政府为了拉拢荷兰军队,虽不情愿,但是依然在协议书上签章。
还有二十天这是郑经早前就已知晓的。
或许还能再拖点时间郑经想到此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候,俘虏了一个荷兰的翻译官,一直被关押,既然荷兰人已经到来,那可以借此争取多点的时间。
此时京城皇宫中,康熙坐在龙椅上,底下文武百官跪着不敢啃声。
你们倒是说啊,朕派出去的使者为何没有了消息康熙龙颜大怒。
回回皇上,有人汇报,尚大人去了福建后,就没了消息,想必一个文官模样的人低着头胆怯的说着。
嘣!
康熙将旁边的水杯狠狠的摔在地上,虽说这个尚佳必死,但是那也得死在大清,作为一个使者,被敌国的人斩首,这就是藐视自己的龙威,藐视整个大清的龙威。
施琅听令!
臣在施琅瘸着腿跪下。
立即通知荷兰人,那份协议朕同意了,命你为海师副统领,配合黄梧正统领立即前往闽北海峡联合荷兰军队击溃郑氏。
臣遵旨!
记住,扬我国威,踏平明郑。
臣遵旨!
而后,施琅便出发前往港湾汇合黄梧。
康熙二年十月六日,秦皇岛港口。
你就是施琅?
黄梧看着一瘸一拐的施琅,有些不屑,实在想不通康熙是如何想的,把这个明朝的投降将领安排给自己,还是个瘸子,虽然对方熟知郑氏水师的海战,但是并不代表自己打不过啊。
施琅本就是暴脾气的人,看见黄梧满脸嫌弃的表情,顿时心中不爽。
我就是施琅说完便没理黄梧,径直走上了船。
黄梧回头看着施琅,嘴巴里说着哼!一个瘸子还这么嚣张。
在前往闽北海峡的路上,施琅和黄梧一直不对付,互相看对方不爽。
但是黄梧是正统领,比施琅大一级,况且整个海师中,就只有施琅一个汉人,一直被黄梧压着。
夜晚,施琅坐在船舱内看着对面的黄梧说道黄梧,老夫看你年轻,并不想与你计较,等踏平郑氏,报我家人之仇,老夫与你也不会有任何交集。
此时的黄梧正值壮年,三十过半,而施琅早已五十多岁。
黄梧看着施琅,不屑的说道什么叫不想与我计较,是本统领不屑看你,没想到汉人居然各个都是个怂包。
施琅在听到黄梧说汉人是怂包的时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气呼呼的看着黄梧。
黄梧见施琅如此,也起身大吼你别忘了,我是正统领,你得听我的,再说了,整个船上救你一个汉人,就算我将你杀了,皇上也不会拿我怎样,而你的大仇也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