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友好款待(2 / 2)

拍了一会儿,妈妈收拾好碗筷,坐在客厅陪姨姥爷聊天。我就问过姨姥爷和妈妈,下楼去转转,今天真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啊。

秋高气爽,挺好。在外面玩够了,回楼上姨姥爷家,给手机充电。我再楼下玩热了。又到西屋换回衬衫和皮衣。刚换好出来,大舅妈打电话给姨姥爷。他们在楼下等着,要我们下楼带我们出去玩,接完电话姨姥爷这样说。

妈妈和我要姨姥爷一起去玩,姨姥爷拒绝了。说:“这么多年都不乐意出去玩,哪里都不去,嫌弃太闹腾。还是楼上好安静,看会球赛,喝着茶水,困了睡一觉,就是不爱出去。”拗不过姨姥爷,我和妈妈也不劝了。往门口走等等,我摸了摸口袋,手机没带还在充电呢。转身回去拿手机姨姥爷还开玩笑呢:“这丫头丢三落四的,不带手机玩的都不尽兴吧。”我点点头,和姨姥爷打个招呼就出来了。大舅开车直接到单位门口,说:“等我一会我进去打卡,然后咱们坐车去玩。”出来以后我们坐一辆出租车,到松花江已经上午十点多了。我妈妈和我、大舅、舅妈抱着宝宝。我们走着去玻璃桥。

此时的松花江,江水湛蓝,水面上还有海鸥飞过,江边有旅游船。画面很美丽加上微风吹过,江面荡起微波,微风吹过脸庞。凉凉的很舒服,再往前走上楼梯就到了玻璃桥。我站在桥头看着玻璃桥,长长的望不到边。两边是轨道中间是玻璃栈道。

看不到下面的景色,所以不是很害怕,舅妈把宝宝放在地上,她一个人往前走去。大舅在后面跟着,这时的玻璃桥上人来人往,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桥。舅妈拿出墨镜和丝巾搭配,然后开始拍照。舅妈又让我拿手机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不一会大舅抱着宝宝回来了。

我问:“脚下的玻璃桥是原来的铁路吗?”大舅说:“是的,原来脚下的铁轨通车。最早是俄罗斯人建筑的。”我惊讶的竖起大拇指,大舅真是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啊!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玻璃桥下来直奔防洪纪念塔,防洪纪念塔历史悠久。听大舅说:“防洪纪念塔是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茲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提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征着勇敢智慧的人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听完真是涨知识了。

紧接着舅妈又说:“1932年8月,就再沦陷于日寇铁蹄之年,爆发了开埠以来第一次洪水,最高水位是11972米。当时已投靠日本人,甘做汉奸的原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张景惠,迷信透顶,愚昧至极。连最起码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浅显道理都置之不顾。

听信巫师点拨,用供板抬牛、羊、猪之首在埠头区江岸祭祀。祈求洪水回落。绝堤江水从傅家甸一带一拥而入市区。战乱和洪水使市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1957年,松花江上游连降暴雨,爆发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2030米。当时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这所城市,壁垒森严,众志成城,在英雄的抗洪大军面前,洪魔被降服。这座塔已经成为英雄的象征,来这所城市的人们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出了防洪纪念塔下午了,宝宝饿了也有些困了,我们也饿了。坐车回到大舅所在的单位,大舅开车送我们直接回自己家里。我们在小区门口等待我们在小区门口等待,舅妈在附近超市买了泡面。我们进电梯直奔十四楼。我一看高层了!涨见识了,在进小区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小区两边有无数商服。吃喝穿戴到日用品应有尽有,果然是高档小区。

和普通小区不一样,该有的娱乐设施一样不少,还多出不少叫不出名字的娱乐设施。果然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深有体会。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更重要的是有恩师指点。不能盲目自己闯。不仅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还有可能被人当成菜鸟欺负。

他们不需要你,他们觉得你是个隐患,第三次来北京就是恳求他们收留我啊!生生是他们把我逼出来的,但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让我留在他们手底下当个马仔,我就认投了呀。苏秦有句话:“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怎么六国封相啊?不是你们挤兑的我吗?我愿意给你们当狗,你们不要,怕我咬你们。

你非要把我给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了。十载风雨看过来,感谢那个岁月,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无片瓦遮身,下午立足之地。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勾,勾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轮刀枪棍棒,打不散无意的宾朋。大将军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英雄至此未必英雄,一步一步的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也看到花团锦簇,那一夜我也曾梦到百万雄兵………

晚上在舅妈家住了一夜,第三天一大早大舅开车带我们出去玩,在体育场玩了一上午,有秋千、空竹、各种运动器材。中午又开车带我们去烤肉店,吃完烤肉大舅开车回家休息了,舅妈带妈妈和我,先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可索菲亚大教堂正在装修,什么也没看到。舅妈带我们坐公交车,刷了公交卡。中午车上人很多,我站在舅妈旁边,和舅妈聊家常,车开了很久,我的腿有些站不住了很酸。舅妈要和我换座位让我坐着。

但我怎么能这样做呢,舅妈是长辈啊。又到了一站很多人都下车了,我才找到空位坐下来。下车以后我特意看看时间,十二点四十五分钟,我记得我们出来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半。

此时我们站在中央大街的门口。舅妈介绍说:“中央大街是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街道位于道里区,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

这条街始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建筑。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抵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2将沿江荒地拔给了散居的中国人。

到1900年即将形成的“中央大街”意为中国人所住的大街。我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

1928年7月,中央大街正式改成“中央大街”从它诞生不久,就以成为这所城市著名的商业一条街。因为众多的外国人进驻经商,贸易空前繁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了这些商人在此大兴土木。中央大街是这所城市的缩影。这所城市的独特建筑文化,和这所城市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有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