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女武士的诞生(下)(2 / 2)

脚步虚浮的移动到休息区,边喝水边感慨:“驾驶员也不容易啊。”

7级机甲也太离谱了。

喝水缓了缓,把debuff耗尽,感觉这么练下去不行,回去做课件分析分析。

跟几个小姐妹打过招呼,直接下线去了。

回到现实中四百多平方的小屋里,去猫屋钓了只猫抱着,打开网页看了一阵驾驶员们的心得分享,开始做分析。

自己的优势……未知。

弱势,似乎无法适应高频率颠倒空间的移动方式。

机甲这边,放弃有神经链路控制方式的机甲,不是明智之举。

游戏把机甲分为四类,但在驾驶员玩家眼里就两类,站桩型和可以起飞的多用途型。

站桩型不要操作,怪兽进入射程按下火力按钮,几乎没其他的事情能做,死活就看己方火力强度够不够了。

所有驾驶员都知道站桩型的火力强度高,但没有表现的余地啊,战斗只能拿个平均评价(关系到经验值),也不够刺激。

飞天猫奴也想玩多用途型,人家大神8666留下的几段骚操作视频,实在让人心痒。

多用途型,操作方式是绕不过去的门槛,从接收画面信息到做出反应动作的时间越短,就越能秀。

按等级分析,后期的多用途机甲很可能都是神经链路,甚至更高等级的神经接入模式,但后期是否只剩下一种神经操作方式,区别不大。

因为现有的虚拟设备,模拟神经链路都差点意思,哪怕游戏内科技再升级,玩家的人机互动能力也不会更高,后期只能依靠ai辅助继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