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虞昌勖(1 / 2)

玄衣纁裳 信德之路 2275 字 2020-11-18

虞昌勖拿下中原,改变了天下的局势,逼得郑兆不得不巴结契烈,以对抗获得虞昌勖支持的泰卢国。

然而,郑兆不知道的是,拿下中原的虞昌勖,内部却和大魏一样,都存在着不少的纷争。

首先,就是租庸副使孔兼一门心思要当租庸使,他对当政郭宗韬说:“宰相豆卢公日理万机,事务繁忙,而且居住的地方离朝廷很远,租庸簿册等积压很多,应当另外选择人来充当租庸使。”

当时,豆卢格亲手写借条向省库借钱数十万,孔兼拿豆卢格亲手写的借条给郭宗韬看,郭宗韬就稍稍斥责了豆卢格。豆卢格感到害怕,上奏请求郭宗韬专管租庸事务,郭宗韬坚决辞让。

虞昌勖一看到豆卢格不想担任租庸使问说:“那么谁可以呢?”

郭宗韬回答说:“孔兼虽然管理金谷事务时间较长,但如果急急忙忙委此大任,恐怕不孚众望,请再度起用张先。”虞昌勖立即下令召见张先。孔兼更加失望。

此时的虞昌勖刚刚做了一件有失众望的事情,他下令说:“宦官不应在外面居留,前朝宦官以及各道监军和私人家里所养的人,不论贵贱,一律遣送回朝廷。”

当时在虞昌勖左右已有大雍遗留下来的宦官五百人。这命令一下,到这个时候几乎他身边有多达千人。虞昌勖都赐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委派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把他们当作心腹。

朱光当皇帝以后,大魏都是用一般官吏代替宦官担任宫内各司使,虞昌勖此时又起用宦官,宦官逐渐干预政事。不久又设置各道监军让这些宦官去担任,节度使出去打仗或留在朝廷时,军府的政事都由监军来裁决,他们凌驾在主帅之上,仗势争权夺利,因此各藩镇对他们都十分愤恨。

孔兼不满张先的到来,于是对虞昌勖一个信任的宦官说:“钱谷这些小事,一个精干的官吏即可以办理。魏都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反过来不重视呢?兴唐尹王言品行有余,才能不足,可以让他身居朝廷,大家来辅佐他,胜过专门委任他担一方的军政事务。”

这宦官就把这番话对虞昌勖也说了一遍,于是虞昌勖任命王言为租庸使。王言糊涂软弱,孔兼是贪图他容易被控制,才提名他出任租庸使的。

随后,孔兼又去找那宦官,对了说应当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一并隶属于租庸使管辖,那宦官再一次帮了孔兼,使得孔兼可以掌管三司。

孔兼掌管三司之后,虞昌勖要到南郊去祭天,同时对全国罪犯实行大赦。孔兼打算搜刮民财来讨好虞昌勖,原本虞昌勖为了奖励一些地方百姓曾经大力支援过他,帮他打败大魏,因而下令免除那些地方三年的赋税,但是这一次孔兼仍然要向他们征收财务以讨好虞昌勖。这一下,每次虞昌勖下发诏令,人们都不敢相信,百姓们也都忧愁怨恨。

孔兼搜刮百姓,得到了虞昌勖的喜欢,底下的其他官员自然有样学样,也有人建议郭宗韬也这么做,郭宗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俸禄无数,怎么要搜刮外财呢?只是因为魏国末期,贿赂成风,现在黄河以南的藩镇官吏都是原来梁朝的旧臣,都是皇帝的仇人,我收了他们的馈赠那是因为我想如果拒绝他们,他们心里能不害怕吗?我是为国家先收藏在我的家里。”

等到虞昌勖南郊祭天时,郭宗韬带头贡献慰劳军队的钱十万缗。在此之前,宦官们曾劝说虞昌勖把国家的财赋分为内外二府,州县税收上交的入外府,充当国家经费用;各藩镇贡献的入内府,供皇帝宴席、游玩以及赏赐左右大臣用。由于这天下州县,几乎全是藩镇在管,大雍朝廷控制的并不多。因此,这样一来外府的费用经常短缺无余,而内府的财赋则堆积如山。

等到有关部门去筹办郊祀时,缺乏慰劳军队的费用,郭宗韬对虞昌勖说:“我已经把所有的家产拿出来资助郊祀大礼,希望陛下也拿出内府一些钱财来帮助有关部门。”

虞昌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说:“我在晋阳自有积蓄,可以让租庸使用车拉点来资助军队。”于是虞昌勖在虞继韬的住地取了数十万金帛来帮助主管部门。军队士卒们对此很不满意。开始怨恨,并产生了叛离的想法。

孔兼又在郭宗韬面前说王言的坏话,同时用丰厚的礼物来贿赂那些伶人宦官,想求得租庸使,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心里很不高兴。

他给虞昌勖上表请求解除他的职务,虞昌勖看了很生气,认为他想逃避事务,准备以法处理他,伶人景井到虞昌勖面前求情解救,才使他免于处分。此时,租庸使王言中风得病,神志恍惚,不能处理政事,景井在虞昌勖面前反复说这件事情,于是虞昌勖任命租庸副使、卫尉卿孔兼为租庸使。孔兼从此才实现他的愿望,他为了满足虞昌勖的而对百姓们加重赋税,对各藩镇,也要求他们提高缴纳贡赋的数额,这一下子就让民不聊生。

这情况,自然有人不满,天平节度使虞存霸、平卢节度使符刁上奏说他们所属州官只按照租庸使的柬帖来行公事,节度使司却不能干预,这样把规程打乱了。

孔兼上奏说,近来租庸使的柬帖都是直接下发到各州,不通过节度使和观察使。虞昌勖下命令说:“按朝廷旧例,敕令不下发到各州,各州官吏也不能单独上奏。今天天平、平卢两道所讲的事情,是本朝过去的规定。租庸使所讲的是魏国的近事。从今以后,不是各支郡亲自进奉的,都必须先移交各道使司,然后再由各道使司上奏。租庸使催办征由赋税时也要书写牒文报告各道使司。”虽然下达了这道命令,实际上并没有执行

郭宗韬知道虞绍宏对自己担任枢密使心中不快,于是请求设置内句使,掌管考核赋税之事,让李绍宏任内句使,希望消除他的不满,但虞绍宏始终不高兴,结果,只是使州县里增加了手续上的麻烦。

郭宗韬此时出将入相,又兼任地方节度使,他以天下为已任,每天早晚都门庭若市。他的性情刚愎而急躁,遇事易发脾气,虞昌勖宠爱的人想求他办事,多数遭到他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