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魏国和晋国在对峙,契烈忙于内政外交的时候,江南的吴国也发生了一场变故。这场变故使得吴国权力分配出现了变化。
在徐颢掌权之后,徐颢把自己的大本营按在金陵,让自己儿子徐训呆在扬州看住吴王杜渭和吴国的群臣。
这徐训是一个傲慢,荒淫,残暴之人。他看中吴国威抚州刺史李诚家里的几十个歌妓,就向李诚索要。
李诚派人对徐训说:”我家的歌妓年龄都大了,有的已经有了孩子,不足以侍候贵人,应当为您寻找一些年轻美丽的女子。“
徐训十分生气,对使者说:”以后我要杀了李诚,连同他的妻子也一起要过来。
徐训对外人如此对自己的家人也差不多,他和他的亲弟弟徐询都对徐颢的养子徐诰很没有礼貌,唯独他的三弟徐谏对徐诰是以兄礼相待。
徐诰出身微贱,自幼便在濠州、泗州一带流浪,因为他六岁时,他父亲即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由伯父带到濠州。不久母亲和伯父相继病故,从此浪迹江湖。
杜公拓拿下濠州之后,得到了彭徐诰,将其收为养子。但是,杜公拓的儿子们却不能容纳徐诰。杜公拓只得将徐诰交给徐颢抚养,因此徐诰跟着徐颢的姓,有了徐诰这个名字。
徐诰长大后,身长七尺,方额隆准,声如洪钟,喜好读书,善于骑射,杨行密常称赞道:“徐诰是个俊杰,众将的儿子中没人比得上他。”
徐颢掌权之后遥领升州刺史,任命徐诰为升州防遏使兼楼船副使,在升州打造战舰。
三年后徐诰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又过了两年徐诰随柴用攻打宣州,因功升任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刚平定,地方长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而徐诰则与众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又过了三年,时任镇海节度使的徐颢自己任命自己为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让徐训留在广陵扬州辅理朝政。
徐颢见升州富庶,便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的金陵城,改封徐诰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徐诰心中不满要求到宣州为官,被徐颢拒绝。
徐诰的谋士宋丘的劝他说:“润州离开扬州仅仅隔着一条长江,万一扬州出事,将军就可以掌握先机。”听了宋丘的话,徐诰才到润州赴任。
徐训对这个干弟弟受到父亲任用很不满,一次徐训曾经召集他的兄弟们一起喝酒,徐诰没有参加,徐训十分生气地说:“那个讨饭的家伙不想喝酒,难道想吃剑吗?”
后来徐训又曾和徐诰一起喝酒,埋伏了甲兵,准备杀死徐诰,徐谏暗踩徐诰的脚以示意,徐诰假装起来上厕所而逃走。
徐训把剑交给他的亲信,让他去追赶徐诰把他杀掉。那亲信骑马追到半路上,只是举起剑来向徐诰表示一下就回去了。回来后告诉徐训说是没有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