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徐颢(2 / 2)

玄衣纁裳 信德之路 1009 字 2020-11-18

徐颢对他说:“越王明汉宏是一代枭雄,手下将帅也是久经战阵,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如果战争旷日持久,那么对我们而言并非是好事情。”

徐颢知道,吴国周边虽然几个政权实力都不比吴国强,但是他们互相之间结成同盟,使得一方有难,几方支援,导致吴国无法全力攻打一国,而如果北伐,上一次的结局已经让许多人明白了这事情的可怕。

所以徐颢选择了一条保境安民的稳妥路线,从这一点角度考虑,杜溥也比杜濛来得适合。

徐颢想要稳妥,但是有些人却想着发展。吴国内部发生一些变故之后,有些人蠢蠢欲动起来。

这蠢蠢欲动的就是那与王位失之交臂的杜濛。杜濛与哥哥杜渭关系不错,与杜溥关系也好。他如徐颢预料的那样,一心想要把徐颢干掉,重振杜公拓留下的基业,虽然如今没有登上王位,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因为没有登上王位,因此也就没有被徐颢完全盯牢,所以杜濛秘密地和国内对徐颢不满的人建立了联系,一直在暗中策划些事情。

对杜濛暗中的举动,徐颢是心知肚明,这些年他已经牢牢控制了吴国的一切,对于杜濛这样有身份的敏感人物,徐颢自然掌握他的动向,只是现在徐颢不愿意去过多追究。

可是,徐颢不想追究,杜濛可不是一个只想不做的人。他联合一批热血的青年军官,经过一番之后,杜濛决定乘着徐颢在广陵的时机,在宫里面埋伏,伏杀徐颢。

这一阴谋很快被徐诰知道,徐诰第一时间禀告给徐颢。徐颢知道后,什么也没有说。第二天,徐颢照常入宫,而此时杜濛的人却早已经被徐颢的人控制住了。

虽然徐颢知道杜濛是幕后主使,但是他不愿意杀杜濛,不能徐颢一直在世人面前表现出一副终于杜氏的样子。

于是,杜濛手下的人就成了徐颢惩罚的对象,徐颢对他们轻的斩首,重的诛灭三族,以此警告杜濛不要再有所动作。

徐颢希望就此息事宁人,不过徐颢也知道,杜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因而,徐颢以杜溥的名义册封杜濛为庐江郡公,为他选了一座还算不错的府邸,也按照杜溥的标准来一个最严密的监视居住。

将杜濛监视居住之后,徐颢满意地回到金陵城,广陵城里面的一切仍旧给徐诰负责。可是徐诰是干儿子,徐颢如此重用他,徐颢的几个亲儿子就不满了。

徐颢本人其实也希望自己亲儿子可以接替自己的地位,可惜他的几个亲儿子都是一些只会游手好闲的人,要他们处理政务,基本没戏。

徐颢把自己的几个成年儿子任命为领兵的将军,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带兵,克扣军饷的手法倒是层出不穷。为此,徐颢只能又派了几个得力的人去做他们的助手,才勉强没让他们搞出什么大的动荡。

这样的人,不能托付大事。这道理,徐颢还是明白的。所以虽然不断有人提醒徐颢说徐诰不过是义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是要用亲儿子,但是徐颢丝毫没有减少对徐诰的信任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