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让许多人流离失所,动乱让许多人家破人亡。郑兆控制南境之后,将这些流离失所的家破人亡之辈召集起来,赐给他们已经无主的荒芜土地,让他们重新有了活下去的资本,而这里面一些孔武有力的人就成了郑兆的亲兵,还有一些长的模样还算不错,当不了兵,年纪轻的人就被郑兆送进了王宫。
这些苦命之人,被郑兆招来,因为瘦弱,不能编入军队,也因为年纪轻,给他们土地,他们也不会种,因此郑兆就让他们一个一个躺在木床之上,用刀子将他们变成那六根不全的刑余之人。
这些人里面,有一个叫白诚的人,模样长的俊俏,而且很会察言观色,因而被安排到了王芳远的寝宫负责打扫。王芳远对他也很喜欢。而这个用国王印信除掉李有仁的计划,郑兆也就是通过这个白诚,告诉的王芳远。当然,郑兆不会把自己抖搂出来,所以王芳远以为是韩闰通过白诚和自己搭上线,然后共同谋划干掉了李有仁,王芳远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郑兆的主意。
除掉了李有仁,王天桂对王芳远的监视也松了许多,毕竟在朝廷他就没有一个助手了。原本泰卢国政治制度是王成桂借鉴大雍的制度,但是实施过程之中,因为笼络豪门的关系,造成官员队伍膨胀,人浮于事。王天桂掌权之后,这样的问题没有随着他对泰卢国官员的清洗而解决,反而因为王天桂犒赏自己的部下,这泰卢国冗官问题依然持续。
这一次李有仁死后,豪族觉得翻身的机会来了,开始对王天桂发起新的攻势,要求王天桂彻查之前由李有仁负责调查的几个案子,为一些豪族出身的官员平反,可是王天桂没有这样的打算,反而希望借此可以解决官员队伍过度膨胀的问题,把官员的俸禄节省下来,这样才能增加军事开支。
王天桂采取的方式就是除了国家的一些职能部门,其余的那些只拿俸禄不干事情的官职除了一些比较高的荣誉头衔之外,其他的一并取消。这一下许多原本就顶着一个头衔,拿工资不干事情的豪族子弟一下子就丢了位置,没了工资。
不过这些影响不到郑兆,因为郑兆的位置是不可能丢的,而且没有李有仁,郑兆在泰卢国的地位一下子就高了。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好,在前台的一直是韩闰,王天桂并不知道郑兆才是背后的主谋,也不知道郑兆亲自策划了对李有仁的落井下石。
郑兆在王天桂面前除了有时候和李有仁有争论之外,还是很老实本分的,王天桂也从没有见过郑兆作出什么对他不恭敬的动作,因此出于战场之上培养出来的袍泽之情,王天桂不会怀疑郑兆会害他,相反没了李有仁,王天桂会更依靠郑兆。
郑兆没了李有仁,就再也没有人会压制他了。原来郑兆总觉得有李有仁在,总是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事,现在他可以好好发挥他的才能,当然郑兆此时想的事情已经发生改变。原来郑兆是想要在战场出人头地,如今他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可是李有仁让他明白了,就算他手握重兵,也不能真正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此郑兆现在想的就是如何获取更多,以完成他的梦想。人的梦想是没有尽头的,完成一个就会有下一个,如同人的一样。郑兆一开始只是想安身立命,后来他想要建功立业。人脑袋里面的想法往往取决于他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
郑兆的眼睛盯着王天桂,因为他知道李有仁的死其实已经让泰卢国开始一场新的变局。王天桂的声望和控制力在削弱,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