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虞昌勖(1 / 2)

玄衣纁裳 信德之路 1894 字 2020-11-18

当魏国各地节度使都表示归顺之后,虞昌勖可以堂堂正正做中原之主。当上中原之主,自然要论功行赏,而这其中建立功勋最大的虞嗣源就被加封天平节度使兼任中书令。

当然,虞昌勖最信任的是自己的儿子,他自己的亲儿子任命北京留守虞继岌为东京留守、同平章事。同时,虞昌勖派遣使者去其他诸侯那儿宣谕,说朱宏贞任命的五十多名节度使都已向自己上表进贡。

楚王张建锋一接到这诏书,就派他的儿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张希范去朝见虞昌勖,交回魏国发给他的洪、鄂行营都统的印符,并送上自己管辖之下将吏的册籍。

荆南节度使高季孙听说虞昌勖消灭了魏国,打算亲自入朝,朝见皇帝。他手下的谋士梁辰说:“大雍皇帝现在有吞并天下的志向,你用重兵把守着险要的地方还担心不能保全自己,何况长途跋涉数千里去入朝?而且你是朱氏的旧将,怎么能知道他不以仇敌来对待你呢?”高季孙这一次难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还是决定要亲自去。

虞昌勖同时也遣使者把消灭了魏国的事去告诉了吴、蜀,两国都感到害怕。徐颢责怪严求说:“你以前阻止我的计策,现在怎么办?”

严求边笑边说:“听说雍国皇帝刚刚取得中原地区,意满骄傲,使用下面的人时根本没有法度,不出数年,内部将会产生变化,我对他们说话时恭敬谦虚些,送上丰厚的礼物,守卫好我们的国境,使百姓得到安宁,以此来等待他们发生变化。”

虞昌勖的使者到吴国说是大雍皇帝要给吴王下诏书,吴国人不接受。虞昌勖为此改变了书信规格,用平等国家的口气,说:“大雍皇帝致书于吴国主”,吴人回信时称“大吴国主上大雍皇帝”,不过吴国回的信中的用辞和礼节就像下级对待上级一样。

虞昌勖当了皇帝,十几年披坚执锐,终于今天能够成为中原之主,如今希望达成,便开始越发放纵起来,他左右的伶人就更加受到他的宠信。许多人通过贿赂虞昌勖身边的伶人来获取更高的职位。

虞昌勖小时候就喜欢音乐,所以这些伶人倍受庞爱,经常侍奉在他左右。而且虞昌勖有时候还喜欢自己登台与伶人一起演出,来讨自己的宠妃刘夫人高兴。

这些伶人们常出入于皇宫,捉弄欺负士大夫,大臣们对此非常愤恨,但又不敢对他们生气,反而有人依附或拜托他们求得虞昌勖的恩泽,四面八方的藩镇官员们也争相贿赂、巴结。这其中贪污纳贿最严重的,是伶人景井。

景井经常搜集一些民间的说小道消息给虞昌勖听,虞昌勖也想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于是把景井当作自己的耳目。景井每次去虞昌勖那里报告事情,虞昌勖都要让左右的人们退下去后才问他,因此景井也乘机说别人一些坏话,干预政事。从将相大臣往下的官员们都害怕他,租庸副使孔兼更是常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他。

虞昌勖得了中原,四方诸侯都很害怕,岐王虞茂贞派遣使者给虞昌勖送信,信中对虞昌勖消灭了魏国表示祝贺,不过信中岐王虞茂贞以叔父自居,信中的话语和礼仪也很傲慢。

有傲慢的,自然也有恭顺的。河中节度使朱光的义子朱宏谦也入朝拜见虞昌勖,虞昌勖设宴款待了他,给他的赏赐大量财宝。不过,虞昌勖赏赐最多的还是张义,因为张义请求虞昌勖把京都迁到自己管辖之下的洛阳。虞昌勖听从了他的意见。

既然归顺了虞昌勖,虞昌勖就给朱宏谦姓名叫虞继麟,让虞继岌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这样朱光的义子成了虞昌勖的干儿子。与此同时,虞昌勖任命康孝为郑州防御使,赐给他姓名叫虞绍琛,赐给宣武节度使袁象先姓名叫虞绍安。这些人都是魏国的旧将。

匡国节度使温涛入朝拜见虞昌勖,虞昌勖赐给他姓名叫虞绍冲。李虞冲把许多金帛送给刘夫人和一些权贵伶宦,十几天后,又派他回原来的镇所。

郭宗韬说:“陛下为大雍洗刷了耻辱,温涛几乎挖遍了大雍皇帝的陵墓,他的罪过和朱光相等,怎么能让他又去管方镇,天下的义土会说我们些什么呢?”虞昌勖说:“我在进入大梁之初就已经赦了他的罪行。”最终还是让温涛回去了,毕竟这些大雍皇帝也不是虞昌勖的祖宗。

得天下就要坐天下,豆卢格到了虞昌勖身边开始接手政务之后,上奏说:“国家的财用还不够充实,请求酌量留下三省、寺、监官员,其余的机构一律撤消,武官们职位在上将军以下的,命令枢密院也按照这一方法执行。”虞昌勖接受了这个意见。但官员们多所叹息埋怨。

当初,朱宏贞在洛阳将要去南郊祭天时,听说杨刘被攻陷而停止,但祭祀用的东西还都在。张义请求虞昌勖赶快巡幸洛阳,谒拜太庙以后就到南郊祭天。虞昌勖听从了他的意见,下诏命令文武官员先到洛阳。

这时候,有人议论说皇帝任命功臣郭宗韬为宰相,但是他不了解朝廷的典章制度,应当用前朝名家来辅佐他。有人推荐礼部尚书薛壬,太子少保李其也曾当过朱光时的册礼使,他们都是师长宿儒,而且有文才,应当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