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模式相比于周边而言,是先进的,值得周边学习的,毕竟在中原这块土地之上,诞生诸多哲人,曾经创造过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哲人留下来丰富的思想宝库,是周边各国需要好好学习领悟的。
无论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地方,国家产生之前都经历部落时代,到部落联盟,才到国家,中原比周边其他地方经历这个过程更早,因此周边如果要加快这一进程,就需要向中原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就会有周边羡慕中原,最后就会有一系列因为羡慕而导致的故事。
这故事里面有因为喜欢中原因为先进文化而派来留学生,也有觊觎中原因为先进生产方式而拥有的财富所导致的战争,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地方认同中原文化,中原文明的区域也就越来越大,大一统王朝的疆域也就越来越广阔。
草原民族往往属于后一个,先是因为觊觎财富,最后才发现是需要学习文化。而像新济国就是前者,主动学习先进文化,那是因为二百多年前的新济国看到中原的强大而开始学习。
在学习中原文化的过程之中,新济国逐渐潜移默化,各种地方发生了改变,虽然没有打破骨品制度,但是却对骨品制度有了许多修正。
但是中原打破以出身划线,以出身论高低,也不是用一二百年就能完成的。
中原有改朝换代,一次又一次改朝换代推动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前进,不过改朝换代,就意味着一个政权的灭亡。旧王朝的灭亡和新王朝的建立是制度更新的推进器,因为教训比经验更加深刻。
对于新济国而言,随着各地的叛乱以及内部的斗争,也已经走到灭亡的边缘。昔嵬在解决哥哥昔峣之后,稳坐王位,朴明浍成为中侍执掌朝政,原本新济国内部应该趋于稳定,可是有时候就是山欲静而风不止。
因为西魏强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为此不惜在和白会议之上动用武力,完全打破历来的政治传统,虽然搞定十位大等,但是新济国又不是只有这十位官员。
司正府大舍崔同、礼部大舍薛纶联手上奏,请复立昔良昱为太子,以定国本。并且说,以昔良昱为太子才能符合众望,才能安社稷民心。
正沉浸在改立太子成功之中的昔嵬,听到二人的奏疏之中的内容,昔嵬顿时怒火中烧,一气之下,拿起手边的玉酒杯就向给他读奏疏的侍从砸了过去,可怜的侍从当即头破血流。
这还不解恨,当时天色已晚,盛怒中的昔嵬下令让侍卫府即刻将二人逮捕二人。
侍卫府得到命令,立刻就冲入二人家中,逮捕二人,并立刻对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诱逼他们供出幕后的主使之人,但是这二人颇有些傲骨,均称上书就是自己的想法,没有他人受益。
昔嵬听到侍卫府的汇报之后,怒气更上一层楼,命人专门制作两个巨型刑杖,里面是实木打造,每人杖打一百下。崔同当即惨死杖下,薛纶则是被打晕过去,不过好在身体素质过硬,没有被打死,继续被昔嵬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