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都招讨使、宣义节度使杨厚在魏州驻扎,长期以来就想要谋取天雄,因为惧怕朱光的威严,才不敢动手。
到这时,杨厚在铜雀驿借宿,乘着潘啱进见,把他逮捕并且杀死,带兵进入牙城,占据天雄节度使的职位办公治事。而朱宏珪对此也不能追究,只能颁布制书,任命杨厚为天雄节度使,调任罗吉翰为宣义节度使。
对于自己的弟弟,朱宏珪任命均王朱宏贞为开封尹、东都留守。与此同时朱宏珪撤销建昌宫使,任命河南尹张宗为国计使,凡天下钱粮过去隶于建昌宫的,全部由他掌管。
朱宏珪虽然继承了朱光的皇位,却没有朱光的威信,大魏各地都有叛逃发生。八月,驻防怀州的龙骧军三千人,擅离职守,向东逃跑,经过的地方都被抄抢掠夺。
朱宏珪对于他们,还是不会手软的,派遣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霍威、左耀武指挥使杜晏球率兵讨伐。
霍威等打败叛乱的军队,在鄢陵捉住他们的头领,把他斩首。这样士兵叛逃的现象才稍稍停止。
朱宏珪篡夺帝位以后,众位老将大多心有愤怒,虽然朱宏珪极力增加恩赏礼遇,但他们终究不高兴。毕竟朱宏珪既不是嫡长子,也没有什么功劳,谁都知道,他本不应该即位。
其中,朱宏珪最担心的是朱光的另外一个养子。朱宏珪派一个人将朱光的死讯传达到河中,河中的护国节度使朱光义子冀王朱宏谦流着泪说:“先帝数十年开创的根基事业,日前变起肘腋。我如今虽然充数藩镇,却不能救援先帝内心感到耻辱。”
朱宏珪诏令朱宏谦加官为侍中、中书令,用诏书为自己辩解,并且召他到东都。朱宏谦对使者说:“所立的人是谁?先帝去世却不理丧事,我将要到洛阳去问他的罪,要他征召做什么!”
一听到这话,朱宏珪就离开任命感化军节度使康贞督率诸军讨伐朱宏谦。朱宏谦也不客气,直接将河中归附于晋王虞昌勖以求救援。
不过讨伐一个节度使,可不是讨伐逃兵,于是在中央,因兵部尚书、知崇政院事敬羽是朱光的心腹,朱宏珪担心他对自己不利,想要解除他崇政院使的职务,又怕丧失众望。于是他任命敬翔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然后任命户部尚书李辰为崇政院使。敬羽于是就时便常声称有病,不再参与政事。
在此之后,为了建立威望,朱宏珪又再一次往河中派兵,对于姓朱的,他不愿意客气。让康贞带兵五万,在河中城西扎营,对河中城的攻城很是急迫。
晋王虞昌勖派遣他的部将虞存审、虞嗣肱、虞嗣恩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在胡壁打败魏兵。
可是这时候,朱宏珪派的援军到了,朱宏谦只能又向晋告急。
于是虞昌勖亲自率领军队自泽潞向西进发,在解县遇到康贞,把魏军又打得大败,斩杀千余人,追到白径岭才回来。
魏军解除对河中的包围,撤退保卫陕州。朱宏谦亲自到猗氏县感谢虞昌勖,随从数十人,撤去兵器,前往晋王的营帐,拜晋王为舅舅。一下子把朱光变成虞昌勖同辈。
虞昌勖很高兴,在晚上摆设酒宴歌舞,朱宏谦喝得大醉。晋王让他留宿在自己的帐幕里,朱宏谦安睡,鼾息声平静自如。第二天早晨晋王又摆酒宴饮,尽兴才散。
河东的前线已经出现如此的崩溃,在河北前线,杨厚得到魏博的军队后,又兼任都招讨使,宫中警卫的精壮兵士多在他的部下,各镇的军队他也都能够调发,声威权势很重,心中变轻视朱宏珪,遇到事情往往独断专行不来奏报。
朱宏珪对他很担忧,颁发诏书,对他说:“有北边军事机要,想要与您当面商议。”
杨厚接到诏书,准备起程,他的心腹亲信都劝他说:“前去一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杨厚说:“我知道朱宏珪的为人,即使前去,他能拿我怎么办!”于是率领精锐军队一万多人,渡过黄河,直奔洛阳,朱友大为惊惧。
杨厚率兵到达洛阳外城城门前,把军队留在门外,与十几个人入城进见,朱宏珪只能用甜蜜恭顺的言词讨杨师厚高兴,赏赐的财物巨万。几天后朱友遣送杨厚返回。
大魏换了主人,却没有因此焕然一新,反而加重了内部的危机,而且朱宏珪没有因为皇帝这一头衔而获得众人朝拜,反而成为一些人的目标,朱宏珪对此只能哀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