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君臣之别(2 / 2)

这一场战争,是距今以来最惨烈的一战,伤亡过半,让纳兰诺看清了战争的残忍和可怕。

等士兵得到妥善的照顾之后,纳兰诺这才寻到安雨笙和炎池,看到他们平安无事,纳兰诺高悬着的心跟着放回了胸膛。

只是,之后的一连几日,纳兰诺都食之不得下咽,像是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

安雨笙看在了眼里,忍了好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在午膳之后,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和纳兰诺交谈起来。

卿王,自从上一战之后,您一直郁郁寡欢。要是有什么是雨笙能为您分担的,还请一并倾吐出来,让自己的心好受一些。

安雨笙知道纳兰诺是悲天悯人之人,他定是觉得战争太过残忍,于心不忍,在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默哀。

她了解他,如果他是当权者,他指不定会选择归降,也不愿再见流血和牺牲。

不是胆小如鼠,只是单纯的心疼那些魂归战场的可怜士兵。

一个人就有一个家庭,他们的家庭失去了他们,定会痛不欲生!

雨笙,我只是在想,这样的战争,真的有意义么?仅为了当权者的一己之私,他手底下的士兵就豁出了生命染血的王座,他坐起来,就不会胆寒么?

原本东越和西林签署了和平条约,一直都在贸易通商,友好安宁。

可是自从西林新皇上位之后,这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如今搞得民不聊生,真的是夜墨玄所愿见的?

卿王,如今讨论这战争是有意义还是没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战争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有些心疼的看了纳兰诺一眼,安雨笙的话语里满含无奈和怅惘,就像饱经沧桑之后的智者,得出的论调。

我知道卿王心存善念,心疼那些无辜牺牲的士兵,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卿王这样想的。雨笙暗自揣度卿王的心意,觉得您很有可能会奏请圣上归降,免去百姓疾苦。若卿王真生出了这个念头,还请就此打消。

想到上一世纳兰诺的荒唐举动,安雨笙有些啼笑皆非。

那时候,纳兰诺也是体恤百姓苦难,想要为他们请命,写了奏折,让他的父皇归降西林,保全东越的和平和安宁。

却被朝中之中诟病,说他是贪生怕死,不想守卫东越的大好河山,所以才会假借民意来哄骗皇上,其心可诛。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纳兰诺,想要挽回和平,用和亲或者归降的办法,重结友好盟约。另一派则攻击纳兰诺,说他是无胆鼠辈,不配领兵抗争,要皇帝废了他远征大元帅的封号,将他下牢。

最后,东越皇帝反复思索,觉得纳兰诺的论调有问题,将他召来回来,囚在他的宫殿大约有半月有余。

直到前线不断传来败退的讯息,东越皇帝坐不住了,这才再度委派了有经验的纳兰诺上前线。

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八皇子是主将元帅,纳兰诺成了配角。

为了避免这样的祸事再发生,安雨笙打算掐死纳兰诺的这个念头。

因为,一旦纳兰诺倒下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纳兰禹。

被废除之后,他一直蛰伏着,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机。为了彻底的泯灭掉纳兰禹的希望,卿王的决策,不容有失!

雨笙,你怎么知道我心中所想的?

诧异于安雨笙的敏锐,纳兰诺有些惊讶的将她看着,觉得这个娇小的身躯里,潜藏着一个拥有大智慧的灵魂。

卿王,您是善良的人,雨笙看在了眼里,自然不难猜到您的想法。只是这想法太过危险了,皇上可以有,但是,您却不能提。

这就是君君臣臣的差别,就算纳兰诺是皇帝的儿子,这种归降的想法,却也是不能浮于水面的。

此话何解,有何大碍么?

纳兰诺以为,自己是为东越好,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安雨笙是过来人,知道祸从口出这个道理。因此,她并不希望纳兰诺再步之前的后尘。

卿王殿下,虽说您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子,可是只要您不是天子,没有决断权,您的言论就有可能被人诟病。朝野之中,流派分层,您完全不知道,您的这番话会在其中引起多大的波涛。也许会汹涌到将您淹没,然后再倾覆也说不定。

一一将其中的利害分析了一遍,安雨笙看到纳兰诺点了点头,知道他是赞同了自己的说法。

顿了顿,安雨笙继续往下说,想让卿王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大局未定之前,卿王要做的,就是带领士兵,更多的守护住东越的领土。皇上是圣君,他看到伤亡过重了,自然会思考归降的问题。到时候皇上询问起您的意见,到时候你再支声也不算晚。

将最佳的方法道了出来,安雨笙一说完,纳兰诺就恍然大悟的出声。

没错,你说得对,是我考虑欠妥。三小姐,谢谢你的提点。今日若没有你,我可能就会铸下无可挽回的大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