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要拖泥带水(1 / 1)

说话不要拖泥带水

上周王宁参加了一场关于《20世纪的美国》这本书的读书会,在这次读书会上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主讲人王老师把这本书的内容大概讲了一遍之后,主持人宣布进入自由讨论阶段,也就是在场的每个书友按照各自的意愿自由发言。有一个书友讲了一下书里提到的美国基金会的问题,然后又有一个书友简单说了两句美国的选举制度。

接下来,一位叫大水的书友接着前面这个书友的话开始聊美国的现状。可是他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说美国的现状,而是先做了一段详细的自我介绍,然后又和在座的书友寒暄,好不容易把这些无关主旨的话讲完了,他又说要讲美国的现状,就必须了解美国的历史,随后又滔滔不绝地讲解了美国的历史、哲学,等等。大家很快就被他说晕了,都不明白他究竟想说什么。大水又说了十几分钟后,主持人打断了他的话,并且说他聊的内容和今天的主题不太搭,想分享的话可以等读书会结束后继续,结果把他弄得挺不好意思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大水那样说话时喜欢拖泥带水,找不到重点。拖泥带水的主要表现有说话啰唆、重复或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这样一来就会增加与人交流的难度,甚至还会让很多人不愿意与其交流。这是因为什么呢?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话者说话拖泥带水,没法把要说的事情表达清楚,听者会觉得听这个人说话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自然也就不愿意听下去。那么,我们在讲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说话拖泥带水呢?

第一,避免讲话过于重复。有的人之所以说话拖泥带水总是反复说同一件事或同一句话,有时是因为说话者怕自己说得不够好,有时是因为说话者怕自己说得不清楚,别人听不懂。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说话时应该精简一些,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说清楚就好,没有必要翻来覆去地说。

第二,平时要积极锻炼一句话总结观点的能力。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则新闻或一个热点事件时,应该尝试着用一句话去总结出一个鲜明的结论或观点。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用简短的语言进行高度总结的能力,我们说话时就会越来越高效,绝对不会拖泥带水。

第三,让自己的语言有逻辑。说话时有逻辑才能让对方弄明白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把握,并且要善于进行综合概括,而在此基础上所说的语言才能够做到准确、精辟并且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