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葛,我和童雅静认识也有好几年了,对于她介绍过来的人,我是十分放心的。这次公司拓展南方版块,将我和井总派了过来,你也知道我们从北到南,难免会有点水土不服,所以你接手销售经理这个职位后,不管是市调还是团队的组建、营运都得你一手去处理,我只能做到尽力支持你。
孟总放心,只是不知道团队编制有没有什么要求?葛木子虚心请教道。
按照一般售楼部的人员构架来说,一般就是1+1+10的模式,但我们首期开发的地块就有两百亩,这个人数肯定支撑不了目前的销售,你觉得多少人员合适?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孟轲所谓的1+1+10的意思就是一个销售经理下面有一个销售主管,然后再加上十个置业顾问,这样的人员构架若是对付个百八十亩地的项目确实是足够了,但首期就是两百亩,人员相对就单薄了许多。
葛木子微微思索了一番,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孟总,不知道公司的开盘要求是什么?是要求我们尽快售罄,还是需要细水长流,方便后期的货包提价?
公司不缺钱,自然不会给你们很重的销售任务,不过这两种有什么不同?
若是要快速回笼资金,肯定是人海战术最适合,一口气招五十个销售人员,大面积拓客蓄水,同步开展渠道分销,就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开盘的成交率。如果是第二种,用1+2+16的模式也就够了。
细水长流为什么要两个销售主管?我以为你会要二十个置业顾问呢。
孟轲来了兴趣,他本以为葛木子会从销售人员人数上做文章,没想到她竟然考虑的是管理人员。
按我这样的架构,一个销售主管只用带领八个置业顾问,销售主管就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和经营自己团队,能将每个销售人员的优缺点摸清楚。然后两组人之间再互相进行业绩比拼,不管是从渠道、拓客还是自来客接待方面,都可以充分放权,这样才能决出最终优胜团队。
然后呢?
以整个开盘成交量定胜负,输的一组并入胜利的一组,而最末尾的六个销售人员全部淘汰。见孟轲不解,葛木子笑了笑。就算两百亩的销售体量,最大的销售热点还是在于开盘当天,这样的人员构架,开盘当天能到百分之六十的成交量就已经是最理想的,至于之后提价的货包,则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员配置,而大家为了能争到留下来的名额,也会拼尽全力。
孟轲淡然一笑,立即明白了葛木子的意思,心里倒是有些奇怪,童雅静这么一个温和的人介绍来的姑娘竟是如此凌厉。
所有事情完全是站在公司利益点出发,半点也没考虑过人情这一块,他当即有了决定。小葛,你什么时候可以到岗?
差不多需要一周时间,我原来的公司还需要做工作交接。
行,那我就等你!你那边事情办完了,就尽快入职吧,毕竟现在的销售可不好招,一切都得你自己去完成。
孟轲一语定板,甚至当场叫来了人事部的负责人让她帮葛木子提前走了入职流程,把所有需要填的表格都填完了。
而孟轲也去了井文成的办公室,把刚才葛木子说的那些话和他说了一番,井文成食指敲着桌子,满脸若有所思。照你这么说,这个葛木子手段可不温和啊。
可不是么井总,我还以为她会用童雅静那一套怀柔政策的管理手段,但葛木子给我的感觉和童雅静完全不同,可谓是凌厉狠辣。这次总部给我们的销售任务可不轻,我觉得可以让她试试,兴许真能完成也不一定。
孟轲,她这样的玩法,肯定能激发销售的最大的潜力,但对于公司文化却不是件好事。公司如果没有了人情化,那就变得冷冰冰的,员工们哪里会有归属感?我们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就忘了公司人文建设,我看啊,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井文成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孟轲噗嗤一笑,乐了。
井总,咱们公司还缺人文?这次过来的哪一个不是人精,整天笑眯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这有什么用?我们这次可是给总部立了军令状的,咱们还是先完成任务,再谈人文可以不?
那也行!你让她过来办入职手续吧。
我已经先给她走流程了,井总,我来就是先斩后奏呢。
孟轲,你小子胆儿越来越肥了?都决定了的事才来告诉我!井文成故作凶狠地瞪起了眼,没到两秒就破了功,爽朗笑了起来。
华悦集团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员工特别年轻化,而上下级之间也没那么严苛的界限,大家相处起来朋友的成分更多一些,只是葛木子目前暂时还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