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统领见状,拔腿就往外走。
卫景晔“噌”的一声站起来:“沈统领要到哪里去?”
沈统领道:“殿下先忙,臣去处理一下公务。”
卫景晔哪里肯放过他:“我也去。”
沈统领一脸崩溃:“殿下,您带着这么多人跟着,臣不太方便。”
卫景晔道:“没关系,我远远跟着,绝对不打扰您。”
于是,宫中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沈统领训话,卫景晔坐在不远处看书,沈统领操练,卫景晔站在不远处看书,沈统领巡视,卫景晔跟在他身后念念有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沈统领一脸崩溃,深吸了口气:“殿下……”
卫景晔疑惑的抬起头:“沈统领有什么事?”
沈统领平了平呼吸,道:“殿下,您读书就读书,没必要念出来。”
卫景晔顿了顿,指了指高和手中的书:“我这是在背诵,如果不背出声,高和怎么知道我背的对不对呢?”
沈统领寻声望去,果然见高和手中捧着书本。
行吧,左右都是他有理。
卫景晔看了沈统领一眼,笑道:“沈统领可知道我背的这篇文是什么意思?”
沈统领怎么都没想到居然有一天会有人来跟自己讨论学问,闻言漠然道:“臣不知。”
卫景晔笑了笑:“这篇文出自《孟子》告子篇,主要就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沈统领并不想听他说这些,闻言只敷衍的点了点头:“哦,既如此,殿下继续背吧。”
卫景晔笑了笑,转而问道:“鱼和熊掌放在一起,沈统领会选择哪个呢?”
沈统领想了想:“熊掌吧。”他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傻气,鱼随处可见,熊掌却很难得到,正常人应该都会选择熊掌才是。
卫景晔道:“沈统领的选择是对的,那如果在生命和正义之间选一个,沈统领会如何选择呢?”
沈统领一顿,想了想,道:“若是让我来选,自然是要选择正义的。”
卫景晔笑眯眯的夸赞道:“沈统领真是一个高尚的人。”
被人当面夸赞“高尚”,怎么想怎么觉得别扭,沈统领不禁挠了挠后脑勺,有些脸红:“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选择,哪里算得上高尚。”
卫景晔却认真道:“沈统领这话可就有些不对了,这世上贪生怕死的人还是很多的,即便平日里这人再是品德高尚,面对死亡的时候,难免不会生出贪生怕死之心。”
卫景晔这话说的倒是有理,沈统领以前也曾遇到过许多这种人,一时倒也无法反驳,只得道:“你说的对,即便是很多人做了选择,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也不一定能真的到。”
卫景晔笑道:“所以那些面临死亡依然选择正义的人,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沈统领点了点头,眼中不禁露出佩服之色,感慨道:“是啊,这种人才是真英雄。”
卫景晔见铺垫的差不多了,便道:“我听父皇说,当年他领兵作战时,许多人为了忠义,哪怕是明知不敌,也会一往无前,这些人虽然没能立下什么不世之功,但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足以照耀后世,您说是不是?”
沈统领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不禁感慨道:“是啊,陛下能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确实和那些奋不顾身的士兵脱不了干系,有些人明知不敌,也会拼死拖住敌军,只是为了后面人可以取得胜利。”
卫景晔继续道:“那您觉得这些人为了所谓的正义就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会不会很傻?”
沈统领顿了顿:“怎么会是傻呢,这是正直的人都会做的选择。”
卫景晔道:“可惜我听说,这些人的家人朋友都不能理解他们的选择,反而觉得他们傻,明明有机会苟且偷生,却还要选择赴死,不是傻是什么。”
沈统领严肃道:“大丈夫怎可苟且偷生?即便当时他选择活下来,日后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觉得是一辈子的污点吧!那些人的亲人应该以他们为荣才对。”
卫景晔看着他:“沈统领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若是将来沈牧做了类似的选择,只怕您也会耿耿于怀、无法理解的。”
沈统领昂首挺胸道:“若是牧儿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只会以他为荣!”
卫景晔撇了撇嘴:“我不信。”
沈统领登时气结:“殿下信与不信,我都是这么想的,殿下爱信不信。”
卫景晔道:“若是沈统领的朋友做出这样的选择,沈统领也会这么想吗?”
沈统领昂首道:“那当然!我以有这样的朋友为荣!”
卫景晔目光复杂的看着他:“即便您的朋友,是为了救您?”
沈统领一愣,一段记忆迅速在脑海中炸开,他想到了自己逝去的朋友,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卫景晔:“你……”
他说为什么卫景晔忽然与他讨论这个,说了半天,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卫景晔吸了一口气,开门见山道:“沈统领,如果当年您与您的朋友立场对调,您会抛下他苟且偷生吗?”
沈统领张了张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怎么可能抛下朋友苟且偷生,若是他的朋友有个三长两短,他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想到这里,沈统领不禁有些痛苦,想来当年,他也是这么想的吧,所以才做了那样的选择,说到底,还是自己连累了他。
卫景晔见他神色不对,立刻道:“沈统领,您了解您的朋友吗?”
沈统领茫然的看着他:“当然,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我再了解不过了。”
卫景晔道:“若是当年率领另一个军队的人不是您,而是另一位与您的朋友素不相识的将军,你觉得您的朋友会弃他于不顾吗?”
沈统领一愣,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若是当年率领军队的人不是自己,是另外一个人,那他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沈统领不禁陷入了沉思,一直以来,他都把自己朋友的死亡归咎自己,因为他很愧疚,如果不是他执意从军,他的朋友也不会选择进了军队,最后更是为了救自己而选择与敌军同归于尽。
可是正如卫景晔所言,如果当时领兵的是另外一个人,他的朋友到底还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的,若是会,那他这么多年的愧疚、执着为的到底是什么,若是不会,岂不是说自己的朋友是贪生怕死之徒?
不,他怎么可能是贪生怕死之徒!
沈统领沉默半晌,终于艰涩道:“想来他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吧,如果是我,也会那么做。”
卫景晔笑了笑,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单看沈统领的选择,大约也能猜到您的朋友会做什么事情了。”
沈统领痛苦的捏了捏眉心:“但他从军,却是因为我的缘故,若不是我执意从军,他也不会遇到那样的事情。”
卫景晔道:“您的意思是说,即便是看到国家生灵涂炭,您的朋友也能袖手旁观?”
沈统领眼睛一瞪:“他怎么可能是这种人!”
卫景晔道:“这是您自己的说的呀,您不是说如果没有您,他就不会从军吗,我听说当年大卫内乱,战火四起,许多有识之士都纷纷投军,因为他们心怀天下,想要为天下出一份自己的力,我听父皇说,您的朋友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所以才从了军,但是到了您这里,却说他是为了您,我真不知道该信谁的了。”
沈统领听完,只觉得整个脑子都变成了浆糊,一直以来他都觉得朋友是为了他,如今到了卫景晔嘴里,貌似这个行为很……自私?
他的朋友怎么可能是自私之人,他从军,必然是因为心怀天下!
对,他想起来了,他的朋友,本就是心怀天下之人。
他饱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报效朝廷,只可惜因为出身寒门,他越是才学出众,就越是为世家大族所不容,没有门路,他根本就没法入朝做官。
后来战乱四起,当年还是皇子的陛下声名鹊起,他觉得陛下有明君的潜质,这才决定从军追随。
想到了这一关节,沈统领心中不禁充满了苦涩,如果事情是这样的,那这么多年,他自己一个人到底在坚持什么?
他茫然的看了看四周,这才发现卫景晔不知何时已经离去了。
沈统领不禁苦笑一声:“这个小崽子……”
…
傍晚时分,卫景晔带着高和回了勤政殿,刚一进门就被皇帝陛下逮了个正着:“我听人说,沈统领站在太阳底下发了一下午的呆,你做了什么?”
卫景晔道:“没做什么,就是问了沈统领几个问题,谁知道这问题居然就把他难住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哦?你问了什么问题?”
卫景晔便把下午的对话说了一遍。
皇帝陛下闻言,不禁叹了口气:“你这也太直白了。”
卫景晔道:“我觉得对于武人,直白一点并没有坏处,若是今日不直白,日后可就耽误了沈牧的前程。”
皇帝陛下一顿:“不过是个伴读罢了,也值得你这样。”
卫景晔理所当然道:“我与沈牧一见如故,如果不是他当伴读,我可不愿意去读书。”
皇帝陛下不禁哼了一声,吃味道:“你对那沈牧倒是情深义重,朕之前那么催你你都不去,如今为了一个外人,倒是愿意去了。”
卫景晔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父皇连这个也要比?若是您可以陪我去上宫学,我自然是愿意去的,但您能陪我去吗?”
皇帝陛下一噎,一时竟无言以对。
第二日,沈统领一大早就来回报,同意沈牧做卫景晔伴读。
卫景晔得到消息以后,很高兴,用过午膳以后,带着高和继续去沈统领处“嘘寒问暖”。
高和跟在他身后,不解道:“殿下,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什么还要去呢?”
卫景晔白了他一眼:“我有什么目的,我是为了给沈统领赔不是,你这人怎么把人想的这么不堪?”
高和:“……”
沈统领看到卫景晔,显然也很惊讶,他心中的想法也和高和差不多:“殿下既然达到了目的,今日为何还来?”
卫景晔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