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想明白(2 / 2)

陶姐姐,我丈夫在镇上找了一房子,明儿我们打算搬出去了。趁此机会,李氏对陶氏说。

陶氏心里早已明白,也就没有虚伪的作留,只问:在哪个地段呢。

北坡那儿,那家人要搬到县城去了,知道是我家要租,并选了我家帮忙看着院子。

租钱怎么说的?

李氏忧愁的叹气说:他家要一月五十文,三间土屋,一间茅草厨房,栅栏围起来,独门独户我也就认了。

这条件五十文不贵不便宜,贵在五十文,不贵在独门独户有院子,她知道李氏的女儿和儿子跟在自家女儿身边做活,每次结账都能拿到几十文钱,李氏和她丈夫再接点活也能勉强过下去了。

唉,看着李氏她也不由想到顾家,当初要不是娘家强硬这帮她分家,分到了一些东西,若是和李氏一般,也不知道怎么过活。

她安慰李氏道:都会好的,我看那酒楼新开张之后,从镇上过的客商多了很多,你们虽没有地,但可以想想从哪些客商身上赚一点钱。熬过去就好了,唛子和大头也能帮衬不是。

李氏以前木讷麻木都是老太太磨搓出来的,现在,她来到顾家缓和了半个月的时间,也从暗中看不见希望中走了出来。

只要勤劳,日子总会比在李家要过的好。

嗯,那家人三个月后才会回来收租钱,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做准备,我也相信日子会过好的,但,不瞒姐姐的,我内心还是有些慌乱,就怕那位老太太到时候知道了过来闹。

陶氏说:看你丈夫的意思就行,我看你丈夫是彻底想通了,心里对那边是凉透了的,所以,你也要强硬起来,一个镇上的人,大家心里有数,你们要真不和那边来往了,也就面上被说道说道。

一来你们家里也没有读书人要考官的,就更不用怕了,难不成她还能跑到县衙告你们?就算去告,呵,她也得愿意出钱才是。

陶氏可明白的,县衙的那些人才不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除非有利益才行,而这利益哪是几十文钱能解决的。

一层一层的怎么都要几十两上百两吧?

李氏被陶氏这么一说,脑子瞬间更清醒了,对啊,怕什么,大头又不考官,担上不孝的名头那也要老太太肯跑去县衙闹啊。

就算她闹的满城流言又如何,至于六头,呵,吃都还吃不起呢,等孙子们那一代,老太太早归西天了,更不可能与那边的人来往了。

再不行,等曾孙那代再读书考官,出了三代也就不亲了。

豁然开朗之后,李氏脸上终于明媚起来了,今儿的元宵过的很舒心。

李唛和大头两人悄咪咪地对视一眼,眼里难掩饰的激动和开心,他们终于可以不用怕老宅那边了。

以往,活都压在他们一家人身上,吃的穿的只能捡他们剩下的,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现在终于好了,他们不用担心了。

大头心里更决定跟着顾欣怡干活,读书考官什么的,等他孙子时候在说,不然,真怕那边的人发疯呢。

男人那桌和女人那桌,和和美美的吃完了早饭。

陶氏这才想起来,下午要到郁掌柜家吃饭,还有晚上的元宵节灯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