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欣怡惊艳了所有顾家人,不仅如此,还惹的外面路过的人听到了,都好奇的想知道是谁在背书,但一定不是顾欣玲。
吃午饭的时候,顾欣怡破例被提到了主桌上,主桌主要是顾家的男人们。
她很大胆的坐在哥哥和爹爹的中间,甚至还笑眯眯的对看向她得爷爷、大伯、二伯、大堂哥、二堂哥比大的大人们笑笑。
一点不怕,不羞涩,落落大方。
三弟教了一个好女儿。顾老大酸酸的说。
顾父激动的脸颊通红,像喝醉上头一般,眼神炯亮,比儿子当年考上童生时候还要激动的不行。
哪里哪里,都是燕娘教的好。顾父还知道谦虚一下,尤其是在自家爹和两位哥哥面前,他没有说陶家可是出了一位当官人。
若是说了,今儿肯定要被群殴了,好歹是顾家人,得给一点面子。
顾老头眯眼点点头,看着顾欣怡小嘴巴拉巴拉啃着一个鸡大腿,神色都温和了很多,语气轻松道:我听周老头说,这女子啊,虽然不能和男子一般考官,但是多读书以后对夫家是能帮上忙的,欣怡丫头也算是有点天赋,可以再多读上那么一两本的。
顾欣怡嚼了一口肉,赞同的点点头,爷爷说的是,我接下来要学习《论语》,还要看医书,最好再看一些种地的农书,经商的书,手艺书啥的,多多益善。不能考官欣怡就当女大夫,当不了女大夫就经商,还不成就回点手艺当哥土地主,也不错,到时候欣怡好好伺候爷爷,也给爷爷当土地主。
顾老爷子一听嘴角一抽,没差点拿手上的烟杆子敲人了,顾家培养女娃那是要嫁官爷的,未来要对顾家有用处的。
什么女大夫、还经商、土地主,顾老爷子认为这些都是没脸面才做的事情,是没有能耐的人才去做的。
就比如老大家的二儿子,读书不成只能当哥账房先生,这哪里如以后当秀才先生的,所以,老爷子是轻视其他行业的。
现在又听顾欣怡这么说,就有些后悔让她坐这桌了,终究就是女娃,没气候的。
女娃最终还是要相夫教子的,嫁人是要帮助娘家的,连这都做不到,还不如不要浪费钱财了,以后嫁个农夫也照样过活。顾老爷子面色不善道。
顾欣怡捧着碗喝汤,乖巧的点点头,甜甜道:爷爷说的是,奶奶,你回小爷爷家的时候多带些东西回去,钱财也可以哦,爷爷说了,女子嫁人就是要帮助娘家的。
在点头之后,顾欣怡就大声喊老太太,将老爷子的话传达过去。
女人桌和男人桌又不远,刚才说什么自然听到了,老爷子瞪着顾欣怡,老太太则直勾勾看着老爷子。
顾老爷子气的,啪,碗筷重重一放,老三家的,管管你的女儿,没规矩的,怎么敢如此大喝小叫。
顾父憨厚一笑,知道了爹。然后给女儿夹了四分之一朵鸡肝,女儿吃这个,补身子,多吃点,好好读书。
谢谢爹。顾欣怡声音要多甜有多甜,要多软糯多软糯。
气的顾老爷子没胃口了,刷的起身大步离开。
老太太也反应过来了,瞬间声音放大几倍,果然丫头都是赔钱货,以为识字读书就能和老爷们们一样了,简直做梦。
哼,闹闹闹,每次过年吃饭都要闹,下次都别来了。老太太骂完,大勺子一捞,好吃的,肉多的鸡肉往碗里扣,其他的鱼也弄了一大勺,端起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