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意思。
李老大点头表示明白了,坐在门槛上沉思,她也没有催促着。
李婶婶十分高兴,有地就行,她们有劳动力,到时候只要勤快一点,就能吃饱肚子了。
屋内突然传出哭声,李氏抱歉道:是六头醒了,我进去看看。
六头今年八岁了,但是很小的一小只,看着像是六岁的孩子,十分安静的一个小男孩,这会儿哭,估计是醒来没有看到家里人,也没有听到熟悉的声音,害怕哭的。
李老大也是这时候抬头,眼里带着光。
欣怡,叔也不懵你,既然你找上我们家,那肯定是信得过我们的。
顾欣怡点头,正是。
那叔得和你说,玉米我们种,但是,分成太多了,我们要占四成就行。你可能不知道,县城的林大地主家给的租金乃是三成到四成,我们按这个算。
顾欣怡有些沉闷,好久才喘过气来,老实道:李叔叔,我在找你们之前有想过的,还有计算过的第一年我只愿意和你们五五分,那是因为我需要多留一些玉米喂猪,我打算等第二年开始再和你们从新分成的,你们六,我四。
啥?李老大有些惊吓到了。
他知道最多的就是县城那些富人家租金都是收六成或者七成的,没有听谁说只收四成的。
欣怡,你不用这么照顾叔一家。这样会让他十分愧疚的。
顾欣怡摇头,解释,不是的,我算过了,我哪怕只是收四成也是赚的,我也没打算赚粮食这点钱,我想要你们养猪,卖猪的钱是四六分,我无论如何都是赚的,因为我一开始提供的只是种子,锄俱,然后是盖猪圈,猪苗而已,等步入正轨,我什么都不用做就收获很多了。
你要养猪?李老大的脑子不够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谁家养猪呢?浪费粮食呀,人都不够吃,怎么去喂养猪呢。
我要种玉米,然后玉米都拿去养猪,养大了就卖了。
猪不好养的,若是只养一两头的话到还可以,你若是想要养很多,首先,粮食与生病这两样问题十分的严重。
尤其是生病,那可能是一个都不剩的。他得以亲自见过,所以对养猪十分的郑重再郑重,猪是挣钱,但那是要养好了的。
顾欣怡很感激,李叔叔家的条件已经十分的艰难了,她给了一个橄榄枝,但是李叔叔没有随意就接了,而是提醒她这样的风险,他是真心为她考虑的。
李叔叔,我已经想过了的,等第一年粮食收了上来,我打算先养两个,一头母猪,一头公猪。母猪留下来产崽,公猪卖掉。
第二年继续种玉米,等母猪产崽的时候,粮食也差不多可以收上来了,刚好能接上粮食喂,我们就这样一年一年的积累着,经验就有了,养猪场也能做大了。
至于猪生病,我打算问一问禄大夫,他应该知道一点的。
李氏、李唛、大头三人十分的心动,她们一直安静的听着不敢出声,现在,她们都看向自己的丈夫(父亲),希望能够答应,第一年的粮食就够她们度过一年了,等第二年,她们有剩余的粮食还能卖,不卖也留着喂养猪,把猪喂的白白胖胖的,卖上一个好价钱,她们还能分到钱呢。
第三年,第四年,她们的日子就起来了,丈夫不用再到城里找活干了,大头的彩礼钱也有了谱,甚至还能送六头去学堂读书识字,还能给唛子撑起一个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