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子看了老朋友一眼,面色暖和的对顾欣怡说:你背来听听。
好。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学生还能背诵《大学》,释义也能背诵。顾欣怡很自信的说,现世学习都只是拿出一段一部分来学习,没想到重生古世竟然全部背诵还释义了。
最感谢的是,古世的这些书籍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还是她重新抄写自己回忆着学习的时候标点出来,有些不认识的字和读音词语都要感谢宋宥明亲自教导,花在她身上的时间也十分的多,只可惜,她就学了这么多,四书里面还差两书《中庸》、《孟子》没有学。
她鼓着小脸,兴奋激动道:夫子,我现在只学了这么多,然后就学习医术了,我师傅觉得我年纪太小了,还是要多读书学习,等我及笄之后再教我医术,我想把剩下的课程都学习了,我哥哥今年考的秀才的试题我也做了,宋哥哥批改,说我能勉强达到及格线,等我学的更多,考上秀才那是一刻钟的事情,考举人也不难,也许我能考上进士当官呢。
喜滋滋的顾欣怡想的不是太天真,郑夫子和陈夫子就无语了,一开始还十分的震惊与顾欣怡的背诵能力,现在,都有些听不下去了,这孩子说大话的程度真是令人不敢恭维。
咳咳,别做梦了,本朝没有女官,不是,没有朝堂的女官。后宫有,可那跟科举考试不一样。
顾欣怡摆摆手说:夫子,我知道呀,所以我就在白日里做梦一下,来书堂上学也是长长个子,长长年龄,又能多学一些,夫子们也多得一些束缚,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郑大夫哼道:我就说吧,都是带着目的来的。
顾欣怡听了不同意了,鼓着小脸说:夫子这话不对,不能女子来上学就是带着目的;男孩子也是一样带着目的来的,有谁说来上学读书不是要科举考试的,考上秀才就能免了农田几十亩的税收,考上举人最差也能到县衙也混个小差,考上进士能按成绩来当官;最差的,读书识字会打算盘能进入酒楼或者其他铺子做掌柜。
夫子,你说说,男孩子们都不是带着目的来学的吗?还是你认为大家都是为了我们的王朝,为了黎民百姓来当官的?
不,都不是,人很自私的,都只是为了自己来学习的,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
小嘴吧嗒吧嗒,比他们做夫子都能说,这是两位夫子的念头,可是,女子就是不能上学,他们怎么可能开这个口子呢。
郑夫子摇头,说:你说再多也没用,回去吧,我们不收女子。
还是不收呀,她说了这么多,每句话都是肺腑感言,根深蒂固的思想竟然如此的
顾欣怡行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礼仪,然后抱着书本焉兮兮的回去,路上,她很难过,想到她听着爹爹抽泣的哭声,和娘的轻轻叹息,她就难受,不甘心,又十分的无力,深深的无力感,底层人的口申口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