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素手托珠映清辉(2 / 2)

苏父向老人躬身道:“夏先生,我知道您是有本事的人,您不是会算命测卦吗?看在言儿一向把您当亲爷爷看待的份上,您就帮我们算一算,看看言儿他究竟去了何处吧!”

“……”夏太常一时无言,见苏家夫妇满脸焦虑,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温声道:“贤伉俪稍安勿躁,我这就为言儿算上一卦,测定他现下的吉凶。”

苏家夫妇拼命点头,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满怀希望地看着夏老人,指望着他能给出一星半点儿苏言的消息。

见状,老人无声地叹了口气,双目微闭,手中掐诀,嘴里念念有词,摆出一副施展某种高深秘术的模样,看得苏父苏母都不禁平添了几分信心。

但实际上,夏太常心里十分清楚,那些所谓的算命、测卦,大多只是江湖方士愚弄百姓的骗术,哪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而自己眼下作出这副姿态,也只是权宜之计,想让苏氏夫妇安心一些罢了。

很快,夏太常睁开双眼,看向神色紧张的苏家夫妇,状似轻松地笑道:“不必担心,言儿他安然无恙,明日应该便会回到镇上了。”

“这——”苏父苏母茫然地对视一眼,还是有些不放心,见他们还要再问,老人只得又承诺道:“放心吧,老朽可以在此向贤伉俪保证,言儿他明早一定会安然回家的。”

见他如此信誓旦旦,出于对夏老人多年的信任与敬重,苏家夫妇总算是暂时放心了少许,沉默了一阵,还是向夏老人出言告辞,回铺子等消息去了。

爱子失踪,今晚,苏家夫妇俩怕是免不了彻夜难眠。

送走苏家夫妇,夏老人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暗叹一声,便又把心神移去了苏言与萧柒所在的山坳之中。

………

山坳中,萧柒站在那座土丘前,用三根纤指托着那只木匣,看着面前四散奔逃的白蚁群,神色若有所思。

她动作极快,短短几个呼吸间便奔至了土丘前,在那木匣将要逃窜前一把将其按住。她小心翼翼地拾起木匣,却发现匣下竟是无数的白蚁,原来方才竟是这些细虫在推着木匣前行,因为体型太小,她一开始却未曾注意。

此时正是冬日,按理来说,白蚁都已躲入巢中过冬,不该如此成群结队地在地表出现才是……萧柒面露疑色,狐疑地瞥向面前那座土丘,心中掠过几个可能的猜测。

这时,苏言也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萧柒身边,他先是警惕地打量了一眼周围,目光在那座土丘上停顿了一会儿,见似乎并无异状,这才不无埋怨地对萧柒道:

“姐,你怎么突然就跑出来了,吓我一跳……”

萧柒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嘿嘿,这不是担心这到手的夜明珠跑了嘛,你看!”说着,她素手打开木匣,露出那颗白天两人刚见过的夜明宝珠。

此时已是深夜,在这三面环山、林木丛生的山坳中,就连月华与星光也被阻挡,周围一片漆黑,令苏言连脚下的路都难以看清,方才跑过来时,还差点绊了一跤。

可当这木匣打开之时,这黑暗的世界中,却突然有了光。

那颗硕大的明珠躺在匣中,散发出清清冷冷的光芒,虽不刺目,却如同一个小太阳般,瞬间照亮了苏、萧二人周围的区域。

苏言面露惊异之色,情不自禁地伸手将那明珠自匣中取出,捧在手心,只觉那宝珠的质地温润如玉,珠体内仿佛蕴藏着无数光点,如微小的游鱼般缓缓流动,在无数光线的映衬下,充斥着一种神秘而高贵的美感。

“真美啊……”苏言震撼于这宝物的美丽,一瞬间有些失神,下意识地喃喃道:“姐,我现在觉得,它可能真的值一千两银子了。”

“嗯嗯!”萧柒眼中也全是陶醉之色,拼命点头,早已把那座土丘内的神秘山神丢到了九霄云外。

突然,夏老人的声音在两人耳边响起:“言儿,你试着往这明珠中注入元气看看。”

听到夏老人的声音,苏言不禁心中一定,顿时感觉有了底气,他立即依言而行,将元气注入到宝珠之中。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随着苏言元气的注入,那夜明珠内的光点仿佛突然活了过来,千千万万道光线缓缓收束,形成了一道清冷的寒光,笔直地向前射出,足足照亮了百步之遥。

“百步之内,明亮如昼,微如发丝,纤毫毕现……确是萤石无疑。”夏太常的声音在两人耳边缓缓响起,带着一丝些微的惊异,似乎有些惊讶竟能在这种地方见到一枚货真价实的夜明珠。

苏言则是面露惊色之余,不禁玩心大起,元气源源不断地注入,将这夜明珠当做了一个可移动的光源,手腕轻动,那道寒光便随之照向另一个方向,所过之处,纤毫毕现,一草一木,都映照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