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小有成效。
端王想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勇猛的士兵们,心中涌出了一股豪情。
终有一日,他要打服这些鞑子们。
时间如流水一般,转眼就到了腊八节。
秦采桃闻着空气中红枣的香味,端起碗喝了一口八宝粥。
白太监的手艺越发的好了,这粥做的十分的软糯可口。
秦采桃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满足的叹了口气。
两个小家伙见母亲喝的这么香,犹犹豫豫的对视一眼。
秦采桃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放心喝吧,真的好喝。”
两兄弟犹犹豫豫的喝了。
“怎么样?”秦采桃期待的看着两兄弟。
两兄弟摇了摇头,弟弟叹气道:“就只是粥而已呀。”
就只是粥而已
秦采桃闻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因为男孩本身就不太喜欢美食吗?她有时候发现两个儿子就好像对吃的完全没兴趣一样。
无论再好吃的东西,他们也就吃两口。
这让每日里想着法子想要给儿子们弄些美食的秦采桃十分的挫败。
哥哥见母亲有些垂头丧气的样子就责怪的弟弟一眼。
弟弟也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哄一哄母亲了。
哥哥想了想道:“娘,你上次让做的鸡蛋糕还有吗?”
“你们想吃鸡蛋糕吗?”秦采桃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到鸡蛋糕上面了。
哥哥点了点头道:“那个点心很松很软吃起来很好吃。”
秦采桃见儿子有喜欢吃的东西十分的高兴,吩咐蓝玉:“让膳房那里再做些鸡蛋糕过来。”
蓝玉连忙点头,亲自去了膳房。
秦采桃又问儿子:“还有什么想吃的没有?”
哥哥摇了摇头。
弟弟想了想道:“吃叉烧包。”
这叉烧包是广东特色早点,秦采桃在现代的时候就很爱吃。
可她自来了这里就再也没有吃过了。
也是赶巧,马夫人上次来看她的时候带来了一些点心,其中就有这叉烧包。
她当时吃到的时候很是惊讶,问马夫人是买的还是家里厨子做的。
马夫人便道家中采买了一个新厨娘是广东人,擅做粤菜。
这叉烧包便是她做的。
秦采桃听到是马家厨娘做的便有些失望。
若是外面买的还好说,可若是人家家里的厨娘就
倒是马夫人见她似是很喜欢吃这些广式点心,大手一挥就将这厨娘送到了王府。
倒是秦采桃有些不好意思。
马夫人便道:“夫人肯用她,是她的福气。”
秦采桃见推脱不过便收了下来。
这人情只待以后再还给马夫人吧。
这厨娘倒也乖觉,进了府便时不时的做些广式点心送了过来。
若是旁人白太监可能早就要撕了他的皮。
可这人是马夫人送的,秦采桃也很喜欢吃她做的点心,再加上这厨娘不入宫籍,对白太监也没什么影响。
白太监倒也不拦着这厨娘,还想偷偷的学些手艺。
只是那厨娘藏得严,白太监只得暂时歇了这心思。
这会儿秦采桃听弟弟想吃叉烧包就来了兴致,想起了以前在广东喝枣茶时的场面就对着小鱼道:“跟王氏说一声让她做一些凤爪,叉烧包,肠粉这些茶点过来。”
小鱼这些日子陆陆续续的也跟着秦采桃吃过这些东西,闻言欣然应了。
于是等端王回来时就见到秦采桃母子三人坐在圆桌前,圆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他没见过的吃食。
端王见状也馋了起来,笑道:“你们这是吃的什么?”
两个小家伙见父王回来了十分的开心,小跑着奔了过去。
端王蹲下,一手抱着一个走到了桌前。
秦采桃已经站了起来,见端王似是已经换了衣服便知道他估计是在前院洗漱完过来的,便吩咐宫人伺候端王洗手。
端王夹起一个虾饺,吃了一口后叹道:“味道倒是不错,可是江浙菜?”
秦采桃估摸着他是吃着有些微甜才觉得是江浙菜便笑道:“是广东那边的茶点。”
“广东呀。”端王想了想,总算想起这个地方了,因为这个地方靠海,又比较偏,他倒没太注意。
“你是怎么找到广东的厨子的?”端王倒有些好奇了。据他所知那个地方的人很少外出。
秦采桃便将马夫人如何买了这厨娘又如何送给她这种种事宜讲与了端王听。
端王这才明白过来,摸了摸她的鼻子道:“这下你高兴了吧。”
秦采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弟弟就在此时凑了上来,好奇的看着端王道:“父王是在跟娘玩吗?”
秦采桃:“”
端王清了清嗓子道:“是呀。”他见弟弟又要问什么便转移话题问弟弟:“你爱吃什么呀,父王给你夹。”
弟弟其实无所谓吃什么,但父亲帮他夹菜,他还是很开心的便指了指凤爪。
端王给他夹了一筷子后也没冷落哥哥,问哥哥要吃些什么。
哥哥便指了指虾饺。
一家人在这冬日其乐融融的吃起了广式点心。
秦采桃看着不知道为什么有种不真实感,想起在广东时跟朋友一起吃茶点时大家笑眯眯聊天的样子,再看一看身边的男人和两个孩子,竟有种恍惚感。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