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留守在寿昌宫的小太监远远的看到陈贵嫔的轿子小跑着进来院子,对着留守的大宫女道:“娘娘回来了。”
那大宫女见状便指挥着小宫女提热水,找衣服。
陈贵嫔坐下后那大宫女恭敬的将帕子递给贴身嬷嬷。
贴身嬷嬷一边为陈贵嫔擦手一边劝道:“娘娘且放宽心,兴许皇上就是那么一提。”
陈贵嫔闻言摇了摇头。
在这宫里待的久了,她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宫里的人说个话做个事不能往好的方面想,一定要往最坏的方面想。
因为宫廷是这世间最复杂的地方,牵扯到的利益纠纷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得到一些东西铤而走险。
所以天和帝是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会对端王造成什么影响。
她是妇道人家关于朝堂的事情不是太擅长,不能为端王做些什么,可她得早点将消息递出去,让端王做好准备。
陈贵嫔闭眼靠在榻上,盘算着要怎么将消息悄无声息的递出去。
皇后这里
一个小太监守在宫门处,见几个披着斗篷的人安静的走了过来,精神一振,悄无声息的打开了宫门。
等到那几个人走了进去之后又再次静悄悄的关上了门。
“母后”太子摘下斗篷看向坐在那里守岁的母亲,行了行礼。
皇后摆了摆手冲着太子道:“不要多礼,快快坐下吧。”
太子依言坐了下去。
皇后看着儿子想到天和帝今日里的一系列举动不由得沉默。
太子也是,这几年他与齐王争来斗去的,好不容易齐王声势渐弱,哪想到端王悄无声息的,竟然被父皇记住了。
想到此太子就是一阵心绪起伏。
皇后见儿子呼吸有些重了,便笑了一声。
太子疑惑的看着母亲。
皇后便道:“你父皇倒未必是那个意思。”
太子疑惑的看着皇后。
皇后便道:“你观贵妃可还有起来的可能?”
太子闻言一默。
这么些年贵妃的盛宠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且看齐王和张家做了这样的事贵妃都毫发无损,就能看出父皇对贵妃的情意。
他不是父皇,可他是男人。
很明显的父皇对贵妃心软了。
想到这里太子就觉得有些心惊,前段时间得知齐王被关在府里的好心情也消失不见了。
皇后见他明白过来就放下心来。
她也是见今日官家忽然提起端王才警觉起来,他们前段时间有些得意忘形了。
官家未必是真的重视起了端王,但想要用端王敲打她们倒是真的。
而官家此番动作可能还有一番深意。
他想保护贵妃母子。
这段时间虽然大家瞅着官家的意思没有太过攻讦贵妃母子,可仍有那不长眼的不时上疏,说了许多齐王做下的混事。
官家虽然都按下不表,可说的人多了,难免事情会失控。
所以官家才会在此时提起端王和陈贵嫔,想要转移一下众人的视线。
想到这里皇后心中就是一阵愤恨和凄苦。
官家,你为了心爱之人真是用心良苦呀。
端王和秦采桃过了一个十分简单快乐的除夕只觉得心满意足,就忍不住笑了一下。
秦采桃便好奇的看着他道:“王爷是想到了什么,怎么那么高兴?”
端王闻言便道:“我是想到若是在京城只怕这会儿我们正在往府里赶,哪像现在还能坐着吃东西。”
秦采桃闻言倒是沉默了一下。
她刚入府没多久便随着端王来了边疆,倒还不知道宫里过年是怎么样的。
端王见她好奇便向她讲起了宫中过年的流程。
他们要在什么时辰起床,要在什么时辰到大殿前,又要在什么时辰开宴诸如此类的事情。
秦采桃听的津津有味的,在心中暗暗想道,若是那些历史专家们听了这些,只怕都要高兴疯了吧。
端王见她有兴趣便又拿着那宫中的趣事讲了些。
“我们小的时候每逢到了夏日便聚在一起捉蝈蝈,捉天牛。”端王回忆的道。
秦采桃闻言忍不住惊了一下。
端王便笑:“怎么了?”
秦采桃犹豫了一下道:“妾身是没想到王爷小时候竟也做这些。”
端王闻言哈哈笑了起来道:“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秦采桃想了想道:“倒也想不出来,就觉得你们应该是高高在上的。”
端王闻言就看了一眼秦采桃,笑道:“那你觉得我高高在上吗?”
秦采桃想了想道:“说真话吗?”
端王点了点头。
秦采桃便道:“初见您时我还有点怕您来着。”
端王闻言倒有些奇了:“你怕我?”
秦采桃点了点头道:“是呀,我那时候还不太敢跟您说话来着。”
端王闻言沉默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回忆起初见秦采桃的时候。
那时候他得知要被派到边疆来,心情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