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且说京城那边,天和帝得知十三王已被刺杀之后十分的畅意。
他放下奏折就站起来朗笑了几声。
彼时太和齐王正在他身边,见他如此,齐王就也跟笑了起来问天和帝:“父王怎么如此高兴?”
天和帝就将奏折递给了太子和齐王。
太子和齐王看完这封奏折,心情复杂。
但不论两人心中如何想,面上却是一片欢欣喜悦之色。
废话,天和帝都这么兴了,他们俩还能拉脸吗?
两人就在那里跟奉承了一下天和帝。
太子就道:“这都是父皇英明,指挥有方。”
齐王也不甘示弱的道:“父王励精图治才能有眼前成绩。”
两人无论怎么夸天和帝,都绝口不提端王。
天和帝人老成精,哪能不明白两个儿子的想法。
他就觉得有失望。
两个儿子也太小气了一。
先不提别的,就说端王在边疆呆了这几年,为他做了不少的事情,现在还杀死了呼韩单于最勇猛的儿子。
就冲这,他给端王脸面也没有什么吧。
他又看了一眼太,暗自摇头。
这么容不下人将来他要如何放心把这片江山交给他,把他的其他儿子交给他照顾呢?
天和帝头一次认真的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
太子回到东宫后就吩咐大太监:“去把姚先生他们叫过来。”
他面色有严肃,那大太监不敢耽误,小跑去了外面。
太子面色阴沉的坐在那里觉得此刻非常的心塞。
有了个齐王不算,还要再来个端王吗?
幕僚们到的快,不一会就到了书房。
太子见他们进来了就屏退左右,将端王立功,圣心大悦一事说给幕僚们听。
幕僚们闻言据都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姚先生首先开口:“殿下,属下以为殿下现在要做的是施恩。”
“怎么说?”太子闻言精神一振,他现在需要人给他出个主意。
姚先生就道:“端王殿下出身低微,生母并不得宠爱,在诸皇中也并不十分得官家喜欢,所以官家当初毫无犹豫得就把他委派到了边疆。”
这话说的倒也在理,太子就点了点头。
姚先生继续道:“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对端王都不是很放在眼里,觉得他已经被官家放弃了,这之后十几年说不定都在在边疆呆了。”
太子就又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他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可谁知,端王在边疆闷声不响得竟然办成了这么一件事。可这并不是属下最忧心得,属下最忧心得是这事里面是不是有官家得影子。”姚先生说出了自己得担忧。
太子呼吸微顿,他坐直了身体看姚先生,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姚先生就道:“端王去边疆满打满算得不过才三年,他就算再能钻营,也不可能短短三年就在鞑那边埋下多么重要的卧底。那十三王能被官家视为心腹大患,可见是十分勇武的且有智谋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被人杀死,那动手的人无论从身份到身手都十分的完美,才能这么骗过十三王。”
“而想要在鞑身边安插进这样的人,没有个十年的经营是绝对不行的,而能有这样手笔的人除了官家,别无他人。可这事我们竟完全都不知道。”
太子面色大变。
姚先生就感叹了一句:“殿下,咱们的掌控力还是弱了呀。”
太子心有戚戚焉的点了点头。
确实,他的权势还是弱了一。
姚先生就道:“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想官家所想,做官家所做。”
“怎么说?”太子就问姚先生。
姚先生就道:“官家之被迫同呼韩单于签下互通马市的协约,心中一定十分憋屈。要不然他也不会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时刻关注鞑那边,等发现鞑那边竟有肖似呼韩单于的王,就立马要求端王就近诛杀。现下端王漂漂亮亮的办完了这事,只怕官家心中十分喜欢,依属下看这厚赏是少不了的了。”
太子就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觉得心塞的地方,都已经是王爷了,还要怎么赏。
姚先生自然知道太子的心结,他其实私心里觉得太子有小气。
那都是你的兄弟,难道他有什么东西只能给你不能给其他儿子吗
姚先生想到自己家里的几个儿子,忽然有明白天和帝的心塞了。
但这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姚先生就道:“所以咱们要跟官家的步调走。官家要赏端王,咱们就在后面加一把火,让端王的势头更劲一点。这样只怕贵妃娘娘那边就坐不住了。朝的事情有官家在,咱们做不了主,但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不如让她跟官家提议,升一升陈贵嫔的位分。”
`
“什么?”陈贵嫔听说皇后要见她就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结果一来就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皇后想起儿子的话,笑的越发的和气:“是呀,本宫想了想你也进宫这么多年了,又为官家诞下了端王,算是劳苦功,就和官家商量了升一升你的位份。”
陈贵嫔闻言就有不安。
她在宫里也呆了这么多年了,深知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于是她就小心翼翼的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皇后见了她那谨小慎微的样子倒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