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希特勒也知道那些意大利人就是墙头草,随风倒。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元首的压力非常巨大,没有能够正面突破英法的防线,让德国陷入到了消耗战当中。
消耗战对于被封锁在中欧,并且资源和领土面积都远远没有英法两个殖民地大国强大的德国来说,简直是慢性自杀。
这很显然不符合德国的利益,同时也让德国的军政领导们非常的紧张。
在这种紧张情绪的驱动之下,德国大总参谋部制定了数个突破盟军防线的作战计划。
在这些计划当中,具有,潜在价值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计划:色当计划,色当计划主要的思路是遵循着当年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在色当取得对法军的突破,进而让法兰西第二帝国彻底毁灭。
这个计划的进军路线,对于德国队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无论是,德军的祖辈们,还是他们在作战计划当中已经走这条路线走过好多次了。
但问题在于,法国人也同样知道,色当方向是德军有可能重点攻击的方向,其在色当周围部署的军队,德军已知道的就有超过1个番号了。
这说明了德军在此地的突破可能非常难以达成,更有可能打成一场新的凡尔登绞肉机。
第二个计划:海峡计划。
在海峡计划当中,德国军队的参谋们放弃了依靠a集团军取得突破的希望,将自己的希望放在了b集团军群上。
根据海峡计划,b集团军群,将以中部的三个集团军为主力,向荷兰和比利时中部的地区发动向心突破。
在占领重要的出海口之后,德军可以将荷兰和其他盟军切割开,并且在英吉利海峡方向撕开一个几公里的口子。
顺着这个口子,德军将向着法国北部进发,威逼巴黎。
但是这个计划的问题在于,德军在海峡方向的突击,完全置于强大的英国海军的控制力之下,并且,即便是撕开了那个口子成功的抵达了法国境内,但此时,德军先头部队距离巴黎还有非常非常的远。比色当距离巴黎要远的多。
第三个计划:阿尔卑斯山地计划
在上述两个计划都要经历,盟军重兵集团,并且要在盟军的监视之下,而进行艰难攻坚任务的,情况下,显然胜算都很低。
所以第三个计划,阿尔卑斯山地计划应运而生,阿尔卑斯山地计划主要的目标是,以山地师为主力,从瑞士和德法边境取得突破。
这个计划并不是要对瑞士宣战,而只不过是从瑞士境内路过而已。
该计划的优点在于可以绕过英法的重兵集团,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海拔非常高,而且大部分还是雪山环境,即便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来到的,法国防线后方,那么他们也很有可能孤立无援。
这三个计划一时之间让希特勒无法做出决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