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2 轴心协定与跨大洋同盟(2 / 2)

对于丘吉尔来说,他本人是不会同德国相妥协的。根植于浓厚的反德思想的丘吉尔,对德国的厌恶甚至比对共产主义的苏联的厌恶还要深。

而此时的形势对于英国来说,虽然显得非常的严峻,但是,凭借着强大的皇家海军,英国人似乎有能力保住他们英伦三岛的安全。而丘吉尔似乎并不想和德国人妥协,并且同德国分享统治世界的权力。

英国的精英阶层也和丘吉尔的想法一样。他们并不相信德国会兑现对英国的承诺。他们认为,如果英国这个时候选择和德国和解并且用德国的方案,分享对世界的统治权,那么很快德国就会撕毁这个条约,对英国发动入侵。

毕竟希特勒已经在之前无数次的证明了,他不会遵守任何协定。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只能指望。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人的援助,所以,在英美两国都有互相接近的冲动,冲动的情况下,两国签署了跨大西洋协定。

在跨大西洋协定中,双方明确规定了,两国基于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反对法西斯主义扩张的目标,互相进行支援。

但是由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罗斯福总统即便有心对英国进行大规模支援,那么,也必须要说服国内的民众同意才行,所以,英国必须将自己在美国附近的岛屿和军事基地租借给美国,才能换取美国人对英国的援助。

而此时已经走投无路的英国也只有答应美国人的条件。

对于德国来说,现在的战略形势几乎达到了其最佳的状态,击败法国之后,德国控制了整个西欧,并且此时剩下的欧洲强国,除了隔海相望的英国之外,全部都是德国的盟友或者准盟友。

对于希特勒元首来说,只要能够和英国达成和解,那么接下来德国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不过似乎英国并不想和德国和解,并且丘吉尔还发表了同德国战斗到底的宣言。

与此同时,德国的情报部门也向希特勒汇报了关于英美谈判的相关消息,这使得希特勒认为美国很有可能介入欧洲的战争当中。

所以希特勒现在急需寻找一个能够牵制美国的盟友,而此时日本自然就进入了希特勒元首的视线当中。

日本的位置优势在于,在德国需要的时候,日本既可以对苏联发动进攻,也可以对美国发动进攻,而苏联和美国,一个是德国必须要进攻的国家,另外一个则是德国非常提防的国家。

而对于此时的日本来说,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的巨大胜利,使得日本国内的好战派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刺激,他们也希望像德国一样,对,欧洲国家发动进攻,并且能够获得东南亚地区的统治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和德国高速接近。最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轴心国协定,正式宣布建立轴心同盟。

随着轴心国协定的签署,轴心国正式成型和英美跨大西洋协定的签署,世界大战的最高潮已经完成了铺垫,只差最后的导火线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