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盟军内部的这些混乱情况,日本人是知道一些的,但是知道的不多。
实际上,日本政府对于美国的情报工作做得是相当成功的,日本情报机构利用在美国的,日本移民,刺探美国的军事情报,这在,夏威夷地区尤为猖獗。
由于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会议和主要成立准备工作都是在夏威夷进行的,所以日本人对于这个委员会的情报是不少的。
日本人都知道,关于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情报包括,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主要指挥官的人员名单,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主要职责,以及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各自的明确分工。
但是,对于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实质性部署日本人是不清楚的。
毕竟在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内部,知道盟国所有军事部署的人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已。
而那几个人又通常都是各个国家的主要军事部门领导人,如果他们都能被日本政府收买的话,那日本政府也不用发动进攻了,直接傀儡其他国家不就没事了吗。
更何况就算是知道所有部署的相关人员,也不一定能记得住。
比如我们的凌笑将军就无法记住空军和海军的完整部署。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政府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只触及到了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外围相关情报。
他们只是知道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正在协调各个国家,针对对日本的防御,而并不知道这些国家对日本的防御计划做到哪种程度。
这样的情报使得日本军队内部,对于接下来的,战略规划产生了严重分歧。
日本陆军早已经按耐不住自己想要发动侵略战争的决心了,他们认为,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相关行动,已经证明了盟国正在全面的准备对抗日本,时间拖得越久对日本越不利,所以说尽快发动对盟国的进攻,才是日本现在应该做的。
但是日本陆军的这个意见遭到了海军的坚决反对,海军认为只有在主力战舰全部建造完成之后,才能够对盟国发动进攻,即便陆军能够保证在陆地上战胜盟军,但是作为一个岛国,如果日本不能在海上取得优势的话,那么在路上取得的胜利,只是空中花园,水中泡影而已。
为了弥合陆海则双方之间的争论,日本情报机关决定,对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的相关情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汇总分析。
以最终决定,是否提前发动对盟国的进攻。
在日本内部陷入争论的时候,陆航方面也陷入了争论之中。
陆航方面的争论在于盟国之间的相互指挥关系上。
在联合军事指挥司令部成立之后,美国提出正式要求希望能够在战争爆发之后取得对,其他盟国的军事指挥权,至少也需要取得主导权。
这个要求好像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美国是所有盟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同样也给其他的三个盟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但是,在其后,美国军队提出的条件就让,其他国家有些不可接受了。
美国方面提出在,东南亚地区军事中调动中,均需要向美国陆军司令部通报。
而海军调动则需要经过金梅尔将军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