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易的中学时期是充满虚伪和拜金的。
他所读的是私立高中,能在私立学校上学的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社会成就的人,
服务阶层偏向于中产阶级以上,都是企业家,高管,以及个体私营业主的孩子。
在学校里学生的社会属性和等级也是划分开来的。
那些成绩比较好的,都是一些学习刻苦的平民子弟,他们是为学校高考的升学率做筹码的,
而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是优越的,他们都会在班级里给自己划分等级,
等级最高的是办企业的学生,等级最低的则是平民,中间的则是私营业主和企业高管。
学生与学生之间充满阶级矛盾与斗争,一般也只是在心里做做思想斗争,绝大部分人都会默认这种潜在的阶级落差。
周天易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他虽然处于最高级,但内心是非常排斥这些不平等的不成文规定,
他崇尚的是自由和平等,但社会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很多人自以为是的把人与人之间划分了各种等级,
这是与社会主义所宣扬的价值观所背道而驰的。
周天易从小读过很多国外文学和了解一些外国的历史发展阶段。
像《艰难时世》这本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劳资矛盾的关系,国外的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剥削劳动人民,统治者被推向了断头台。
这种种故事和事实真相说明,当一个社会阶层固化到一定时期,
就会出现社会动荡,社会出现不安定事件的频率会增加。
国家所宣扬的那套价值观是正确的,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所做的事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周天易在高中时期就已经能够看清社会上的一些真相,但又因为自己无能而只是心里想想罢了。
就因为他是少爷,很多条件好的姑娘都会找他聊天,很多富二代都乐意跟他做朋友,
但他觉得不快乐,因为这些朋友都只是虚情假意,
富二代是为了互相利用,姑娘看重的是他家的条件。
他觉得自己在这样一个充满资产阶级气息的校园里快要窒息了。
而就在那时,他遇到了他的初恋aashaash陈怡,她是个性格温和的姑娘。
他们是同班同学,当很多男同学正在互相巴结,称兄道弟。
女同学都在比较哪个男同学家的资产更多的时候,他们俩却有着共同的想法,
陈怡家境也还不错,父母都是工厂的高管,而她又长得好看,
而周天易觉得陈怡和自己说上话的那刻起,就认定这才是知音啊。
周天易正好和陈怡一块留校打扫班级卫生,那天他俩谈论的内容是:
周天易说,我觉得班级里的同学都太虚伪了。
陈怡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周天易说,你看他们一个个外表精致,表面上和自己有说有笑的,其实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陈怡说,好像都这样吧。
周天易说,你不觉得很没意思吗?
陈怡说,我觉得我们比一般的学生要早熟的多,看问题的角度都趋向于成年人的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