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皇甫贞脑中又出现那袁让那张普通而且带点小聪明模样的脸,狠狠摇摇头。
这个姓黄一定是危言耸听,胡说八道!
薛娘子脑子也是一醒。
一天一万银币,我怎么不知道?
小归元丹固然重要,银币也是好东西。
小王爷为什么照顾她,让她帮助办事。抛开自己母亲是小王爷乳娘的姐姐这一条关系,还因为九原帮每年会给小王爷上缴百万银币供养。
小王爷虽是胤王亲弟弟,可是封地和奉禄就那么一点点,供他自己修炼之外还要养活众多妃嫔,更别说维持和赏赐门客、供奉等手下的庞大支出。
据薛娘子所知,尽管有各方势力投献小王爷财货,实上小王爷财政上仍然入不敷出,而且在为这件事头疼。
每月都会有几天跟手下这些幕僚们商议开源节流的办法,却一直收效甚微。
若真像黄堂主所说,开三十家酒坊就能赚上亿银币,那小王爷还有什么可发愁的。
就算一亿银币不够用,再开三十家就是了。
但薛娘子也不是偏信偏听之人,也怕黄堂主是想当然,正要仔细问问,已经有人先一步开口了。
“可笑,一家酒坊的酒好卖,能日进斗金这不稀奇,你哪来的信心认为,那个什么杨梅酒,能在整个耀州都卖得同样好?”
质疑的自然是皇甫元轩。
他对钱财的事情比薛娘子更敏感。
因为他做为幕僚,对于小王爷的情况知道的更为详细。
五年前小王爷听信一名商人的话,认为囤积野参,控制了足够多的货,便能掌握定价的权力,大赚特赚。
小王爷听信此言,用领地做抵押,借了一笔高达五亿银币的巨债,从市场上大量收购野参,囤积起来。
开始的时候参价确实如他们所想的飞涨近一倍。
然而没等小王爷将存货脱手,就有人从三韩运来一船野参。
小王爷发觉不妙,想把手中大量野参脱手,可是野参这东西却不是大白菜,谁家用量也没那么大。
后来,不到半月时间就把参价给砸了下来。
如今的小王爷手里存着大量卖不出去的参,还欠着三亿多巨债。
尽管没有被人逼债上门,可是他领地却实打实地抵了出去。
如果时间到了,还不上这笔债,他的领地就不在属于他了。
到时候,说不定那个背后主使就会现身出来,正大光明地拿走这块封地。
知道这些内情,皇甫元轩更明白,一个年入过亿的生意,对小王爷有多重要。
因此他既希望黄堂主说的是真的,又有点担心,这又是一个骗局。
“这酒到了王城能不能卖得好我老黄不知道。”
“但是现在南越城,皇甫先可以到处去看看,打听打听,哪家卖酒的地方如果没有扬眉酒卖,那一定这家店掌柜的没本事,档次不够。”
“至于耀州,我现在手里接到的预定金就有足足有一百万银币。”
黄堂主说道。
按规矩,定金最多收一成。所以黄堂主就是预定出去一千万银币的货。
如果真按这个帐去算,一年还真有可能是一亿银币。
“当真?”皇甫元轩两眼放光。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他就会一跃成为小王爷保护封地的第一号功臣了。
“我骗你有什么用,现在我拿着一百万的定金,如果到时交不出货,帮里是要赔掉一百万的!”黄堂主是真的急了。
“走我们先去各家酒楼看看。”
皇甫元轩立刻一拉黄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