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关卡难度自然翻了一倍,但是袁让早有心得,田驼子和马师兄一个神态,身体每一个变化,都在他脑中形成了一个精准判断,知道对方要做什么。
他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快了,而是迈出料敌击先的第一步。
所以是其本上没废太多的功夫,他就一路闯关打通了这两人的组合。
接下来袁让当然不会自大到选择陈乙己和孙师姐任何一人,这两人修为,他在这个场景里靠着拳头根本破不了防。
所以他选择了古谅先和田驼子的组合。
马师兄的飞剑和剑气确实比田驼子犀利,但是论威胁程度,还是田驼子高上一层。
一开始袁让就遇到了一个翻不过去的大山。
他没有泥牛入海能力,对上古谅先外放的真炁远胜他的体魄,他一招破不了防。
这就麻烦了,一招放不倒对方,对方回手就是一套反击,他接不住。
除非在短时间连续打中同一个位置,这根本就不可能嘛。
谁说的?杨觉的碧涛九叠不就是吗。
大总管虽然不会这门战技,但是他可以在试着开发。
他可是有两个丹田。
还有一个九黎半身功开辟的六丈有余的窍穴,为何有这么大?第一层每个窍穴三寸大小,合同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寸。
第二层开辟六寸大小,三十六处窍穴就是二百一十寸,跟一百零八寸并在一起,就是三丈一尺多。
到了如今的第三层,三十五个九寸窍穴合并,也有三丈一尺多加上原来的三丈一尺多,合起来就有六丈二尺。
六丈二尺的窍穴能容纳的真炁量,对于擒虎境许多高牌高手来说都是一个填不满的巨坑,何况袁让现在总共也就三尺七寸左右的真炁修为。
不谈战技杀伤加成,曳牛境的气脉承受力出手至多一击能打出三寸真气。擒虎境一击至多九寸真炁防御力的计算也大抵是如此。
他只要将真炁分别存在两个和两个窍穴里,出手的瞬间,气脉分别联通四处窍穴。
只要调整好这四重真炁快慢速度,就能让它们同时在拳头上炸开,破开古谅的防御!
这就是半身功的妙用。
一击四响,虽然不是九叠,也足够了!
现在问题是,他九黎半身功的窍穴只有一个,貌似乎够。
但是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九黎半身功创立之处,很可能就是打算把三十六个窍穴化为三十六个小丹田,怎能没考虑到这种情况。
只是心念一动,那一个六丈二尺的窍穴就自动在中间形成一个如同鸳鸯火锅般的隔断,接着一化二,二化四,八格九宫随机所欲!
别说袁让想要两个窍穴存储真炁,就是要三十六个、七十二个、一百零八个也有。
剩下就是把想法付诸实操了。
此招说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却极大。
大总管没从一击四响开始,只是一击双响就整整试验了不下几百次。
好在这场景没有真炁耗尽的说法,对他修习战技来说,简直就是洞天福地。
终于功夫不负有人心,一千……两千……近万次重复,这一击四响几乎成了身体本能。
他再次挑战古谅先和田驼这对组合。
料敌击先,瞅准机会,一击出手!
一声闷响过后,古谅先肋下被袁让一拳轰出一个血洞,重伤倒地。
成了!
破军枪法修到这一步,招式和真炁运用之妙都称得上炉火纯青,算是大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