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保持这种谦逊还是好的,避免自己头脑发热做出了什么不明智的举动。
马伟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这折起来的请帖,上面只有寥寥的几句话。大致内容也就是刺史府的治中程球程大人初临贵地,想要对枹罕城有个大致的了解,所以邀请诸位今晚前来青柳楼参与一场宴会云云。
值得马伟上心的不是这请帖的内容,而是这请帖的材质。
不是以往马伟所接触的竹简或是帛书,而是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马伟十分熟悉的一种材料,那就是纸张。
现在是东汉末年,距离蔡伦发明造纸术也有一段的时间了。
如果说太监对于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么蔡伦和他发明的造纸术绝对可以排得上号。
纸张的发明对人类的书写和生活是一场重大的革命,轻量化的书写将人类从繁重的竹简或是贵重的帛书等书写材质上解救出来,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加。
只不过马伟一直对蔡伦的造纸术有点疙瘩,不是因为蔡伦是个太监。而是他很怀疑这造纸术到底是不是蔡伦发明的,就算蔡伦是个专门负责研究或是掌管皇家书写材料的太监。难道他会突发奇想地要造出一种轻便的书写材料,一个一直生活在高墙大院的皇宫里面的太监,居然能够想到用麻布、葛藤等材料来制造出纸张?
八成又是篡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血结晶,蔡伦只是个总结了造纸术并且将其应用到皇家的书写上面的人而已。
在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往往是个被忽视的代名词而已。
现在距离造纸术的成熟应用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在汉末的社会上,基本上都是采用价格低廉或者是携带轻便的帛、绢等来书写。
这程球居然舍得用纸张来书写请帖,看程球的这宴请规模,估计是不下七八十份请帖要交出去。这在变相上就是在炫耀他的财力,居然被人用纸张来炫耀,马伟心中弥漫着淡淡的不爽。
看着吧,小爷有钱了之后,就办一家造纸厂。让你看看二十一世纪的有为少年是怎么使用纸张的,我饭后擦嘴用纸(汉末是用袖子或者直接用手抹抹嘴),上完厕所也用纸(前面也说过了,汉末时候还是用竹子削成的厕筹),用一张扔一张!
不过马伟他再怎么不爽,程球的请帖都已经送到自己手上了,看来晚上必须要再去一趟青柳楼了。毕竟人家是堂堂刺史府的治中,被刺史大人派来巡查公务的高级公务员,岂是自己这个小小非在编的参赞能够相提并论的。
现在离天黑也快了,马伟洗漱了一下后,就出发了。
就在出门的一刹那,马伟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程球怎么会知道将给请帖交到自己的手上,难道自己这个钱粮参赞还要负责枹罕部的外交事务。
不行,这绝对是在压榨年轻人的劳动力啊,下次等去向宋扬这个黑心老板要一份补贴,不然就罢工!
远处的西凉义从枹罕部军营里面,正在批阅公文的宋扬突然打了个喷嚏。
阿嚏,这是谁在骂我,一定是马伟那个臭小子。宋扬揉了揉鼻子,自言自语地说道:算算时辰,这程球也到了枹罕了。幸好有马伟在枹罕挡着,不然我还真是要头痛死了。
如同往常一样,夜色降临的时候,枹罕城的商业区就点上了星星的灯火。只不过今晚,枹罕城却少了往日的喧哗,宵禁一实施之后,所有人都在天黑之后躲在家里。唯恐在外面误了时间,触犯了宵禁。
但是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青柳楼。
依旧是人来人往,依旧是高冠华服,青柳楼依旧用华丽丽的姿态面对着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
而青柳楼的幕后老板ashash城中赫赫有名的富商张广这次居然亲自站在门口迎客。
当马伟进来的时候,他看到这一幕,十分惊讶地问道:张老哥,你怎么。
不待马伟将后面的话说出口,张广立刻神色紧张地做出了个噤声的手势。
他伸头看了看,现在还没有多少客人,于是他一把将马伟拉到了一块屏风后面,贴着马伟的耳朵说道:你老哥这次真是倒了大霉了,这青柳楼啊,被治中大人给盯上去了。
盯上去了?马伟不解地问道:这青柳楼的背后不是还有着历任县尊大人的支持嘛,他就怎么敢冒着官场之大不讳,对这里下手。
是啊,我当时也说了,这里不是我张广一个人的产业。只是我当年入了股,帮忙打理一下而已张广无奈地回答道:但是程治中的手下就是不听,硬要我将这次晚宴无条件地承包了下去。我现在真是有苦说不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