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夏末秋至(1 / 2)

一只螳螂,在敢于在巨大的战车面前挥舞它的两支镰刀的时候。没有哪个旁观者会赞扬这种态度,只会认为这是螳螂愚蠢的表现。

螳臂当车,就是这样一个用来形容愚蠢、自大的做法的一个词。

唐周所带来的消息,的确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至少让在场的两位当事人,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了。

特别是程球,他由这支弩箭上的窦字,很快就联想到了县衙所遇到的那场巧妙的大火。

那场大火的蹊跷程度,就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那就是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

烧的时机恰好被选在了县尊大人被刺杀后的不久,程球刚刚接受了刺史府的任务的那一段时间。

这怎么不让程球联想到这是对方对自己的一种警告,警告自己不要再对那场刺杀案查下去。

这还不够,公文房中的那些卷宗档案,恰恰是县衙维系和富商、地主的一道桥梁,没了这些记载着以往的账目的卷宗档案,就让这道桥梁在一瞬间崩塌,从而使得秋季战役的备战工作陷入僵局。

这一烧,就好像一支暗箭,将程球的咽喉死死的钉住了。

程球的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推断,他抬起头来看着马伟,刚刚张开口,就看到了对面的马伟缓缓地摇了摇头。

治中大人,慎言啊!

说完他指了指天,又指了指耳朵。

程球心中大骇,真是关心则乱,自己刚刚居然忘了这个大忌。窦氏家族已经盯上了枹罕,盯上了他们。那就说明窦氏家族的探子已经遍布枹罕城了。

若是程球刚刚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那就十有八、九会落入他人耳朵里面。

这时马伟低声说道:治中大人,它这么做,一定会有它的用意的。至于你所想的,那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程球疑惑地看着马伟,他不知道为什么马伟会用这么肯定的语气。但是马伟却只能耸了耸肩,因为他自己也没办法和程球解释,总不能告诉程球,自己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三国迷吧。

这并不是马伟在为窦氏家族作辩护,而是他基于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所能知道的历史说出来的。

开什么玩笑呢,窦氏家族是东汉的六大家族之一,又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谋反。当年的那段血腥历史。只能说明是窦氏家族为了自己权势的自保,而不能说是它就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恰恰相反,马伟认为,在这几百年的大汉历史中。王权对于外戚的强大震慑,尤其是东汉的开国天子ashash汉光武帝在吸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之后,对于外戚家族的控制力度更加加大了。

在这种种的约束之下,窦氏家族绝对不可能是东汉的反叛者。

而大汉四百年江山的颠覆者,此刻正站在自己身边呢。

马伟下意识的用眼角的余光扫了唐周一眼,看得唐周心中一阵发麻。

他只得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他指着地上,将在场的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到了还放在地上的那根弩箭上。

这根弩箭的出产,并不是从官营的兵器作坊里面出产的。唐周弯下腰,将这根弩箭捡了起来,他指着这上面的黑漆,用力地用他的指甲刮了一下,才将这上面的黑漆刮下来了一点。

官营的兵器作坊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如此精湛的地步的!现在官营的工匠因为朝廷多采用徭役的方式来让他们工作,所以在兵器的制造上就出现了只图量,不图质的现象。而私营的兵器作坊却是采用高薪来激励工匠,这让豪门大族执掌之下的兵器作坊中出产的兵器质量远超官营,若是我们大汉的军队全部采用私营的兵器作坊里面出产的兵器,那么估计早就做到威压神州、海内臣服了。

唐周所说的,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朝廷的律令在那里面摆着,每当凉州的军队要更换装备或者是组建新军队的时候,就必须要采用官营的兵器作坊里面出产的兵器。

这样做,一方面让官营的兵器作坊里的兵器有了巨大而又可靠的销路,另一方面,让朝廷军队换装或是组建的费用大大降低。

私营作坊出产的兵器虽好,可是价格上比官营的普遍高上了三到五倍以上。可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对于私营作坊的兵器趋之若鹜,比如一些将领的亲兵或是特种部队,就喜欢用私营的兵器来武装。

哪些人拥有这些日进斗金的私营作坊呢?当然是那些大家族或是大豪商了,尤其是分布在关中的东汉六大家族为首,传言中他们所拥有的兵器作坊,一个月之内所出产的兵器,可以将一支万人的军队武装到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