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川军人心涣散,一击即溃,千万不要同他讲和。
萧绎闻言大喜,立即命令部队部署反攻,一举夺取了三个城堡,其余城堡的守军一见,逃亡的逃亡,投降的投降,萧纪的大军转瞬就分崩离析,兵败如山倒。
萧绎这时军队集结完毕,便给萧纪回了信,即《又与武陵王纪书》。
称“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表示拒绝讲和,彼此的兄弟之情也到此为止了。
游击将军樊猛率军截断了萧纪的退路,用战船连成环形阵,把萧纪的龙船围在核心。这时萧绎派人过来传话:“如果让萧纪生还,那就是不成功。”
樊猛心领神会,带人跳上龙船,闯进萧纪的卧室,挺长矛直奔萧纪。
萧纪心惊胆战,边绕着床跑,边从床旁的箱子里掏出一袋金饼扔给樊猛,请求说:“这袋金饼赠给将军。只求你送我去见见七官(萧绎)。”
樊猛冷笑着说:“天子是你想见就见的吗?这些金饼,只要杀了你,还不都是我的?”
说罢,一矛将萧纪刺死在舱板上。
萧纪的儿子萧圆满见父亲被围,驾船赶来援救,也死于乱刀之下。
萧纪的另外两个儿子,都被生擒,关在监狱里面,死的很惨,饿的没有任何东西吃,最后咬自己的手臂吃,活活饿杀。
如果萧圆肃得宠,这次萧纪出征,带在身边,基本上下场也是死。
但他不得宠,倒是侥幸捡了一条命。
有时候,这就是命运,这就是运气。
这时,他招募了一支部队,派出城外野战,不过是故布疑阵而已,目的是迷惑魏军,吸引全旭的注意力。这些部队,萧圆肃求败不求胜。
主动求败的部队自然是一战击溃,全旭八战八胜。
他屡次战胜,真的以为蜀军早已经没有本钱拿来搞兵法、搞战术,只有死战到底一条路了。
兵法书曾经说过:常胜之家,难以料敌;
意思就是说,一个太经常打胜仗的人,已经不会从打败仗的角度考虑敌人了。八战八胜的全旭现在根本料不到蜀军、料不到萧圆肃现在还敢玩兵?
全旭率兵鸣鼓,堂堂而攻之,那些正面战场,敌军一触即溃。
全旭根本料不到他们的溃是双引号“溃”,在战争中,萧圆肃每日在城楼上仔细观察全旭的作战序列,观察他的侧翼、后方。
全旭完全暴露,萧圆肃发现全旭已经轻敌,在屡战屡胜中,逐渐取消设置兵力协防。
也许全旭这时自认高手,即便全身都是空门,又如何?
但他这时正好落入了萧圆肃的圈套而不自知。
在八战八败之后,萧圆肃早已亲率五千敢死之士潜出成都,沿路收复那些曾被全旭击溃的溃兵,迂回到了魏军背后,潜伏下来!这一切,全旭全然不知。
于是,第九战开始。
第九战几乎就是第八战的重演,全旭与蜀军一部在正面激战之时,发现他们又是一击而溃,很快第九战就将大获全胜。
全旭正在踌躇满志,这时萧圆肃率领的迂回部队从他的身后突然杀出。
这支部队萧圆肃花了最大的代价,最好的装备,最精良的武器,进行最后的一搏,魏军侧后无大将,无防备,刹那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