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的老丈人长孙稚最近也在频频替宇文泰吹喇叭,摇唇鼓舌,在汉人四大家中宣传宇文泰如何英明睿智,不遗余力。
散骑侍郎河东柳庆还专门跑到关中高平镇去瞻仰了宇文泰一番,共论时事。宇文泰又请奉迎舆驾,柳庆回朝复命。
孝武帝元修不怎么想去关中,因此暗示道:“朕欲向荆州,何如?“——《通鉴》
柳庆被宇文泰的光辉形象洗脑成功,立刻打脸孝武帝,道:“关中形胜,宇文泰才略可依。荆州地非要害,南迫梁寇,臣愚,未见其可。”
元修的意思很明显,宇文泰这货靠不住,洛阳虽然财力、粮食都很紧张,都被高欢卡脖子,但是迫不得已要选择一个臣子投靠的话,我倾向于投靠荆州的贺拔胜。
柳庆则直接告诉皇帝no,no,no,你最好选择宇文泰。
元修又问阁内都督宇文显和,宇文显和也觉得皇帝最好是投靠宇文泰,妹夫你都不信,你还信谁?孝武帝一番话问下来,简直郁闷。
这些消息,随后都传入高欢耳中,他控制不了洛阳,但是信息情报还是掌控得不错。
所有人都知道,洛阳的经济命脉和财源都被高欢掐住,所以,最后不得不迁都,这本来就是高欢造成的,但是高欢没有想到的是,宇文泰忽然崛起了。
他种下的果实,瞧洛阳城这样的风向,人人争说宇文泰,很显然,宇文泰更得洛阳将士人心,毕竟洛阳将士都知道高欢是断他们财源、断他们粮食的大恶人。
因此,人心都倾向于宇文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元修自己确实还有独立自主之心,即便元修自己想政由己出,他有可能根本无法阻止人心滑向长安和宇文泰。
这是一个危险的倾向,这件事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高欢叹了口气,道:“元修与我如此仇隙已生,若他逃往关中,天下人都说我逼走了天子,那我的脸往何处放?”
宇文泰这一招太狠毒了!
娄昭君道:“如果你不想要元修逃向宇文泰的话,也很容易!从洛阳到长安,这中间有一些州郡现在都还控制在我们手里,还有一些州郡,咱们立刻派人前去控制!”
这无疑会进一步激化高欢与孝武帝元修的矛盾,高欢有些踌躇和犹豫。
娄昭君怒道:“现在还顾得那么多?”
高欢叹了口气,这时他真正的陷入后悔当中:“若当时杀了宇文泰,哪有这么多事?”
当时宇文泰来谒见他,如果不是萧东奇保护,他本该能杀的了宇文泰,当然即便元栋奇保护,当时假如高欢有决心,还是能杀了,但高欢自己大意,还是纵龙归大海。
他甚至不知道,宇文泰在走之前,还给他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
娄昭君幽幽长叹:“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悔之晚矣!”
高欢只能自我解嘲,人生有一个对手,有时候虽然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但有时候也是一种幸运,曹操若不逢孙权、刘备,何以扬名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