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于客位,阎小文喝掉寒山所斟之茶,正襟危坐,面容肃穆:寒宗主,这摘星阁确实对我有些作用,而你所需不过是一些引领罢了,虽然再过几年也能领悟,但是凡人总有事情羁绊,那么在下就献丑了,有不通之处也需自己体悟,毕竟这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寒山一听此处,竟是面容肃穆,记不得刚刚品过的寒茶竟是什么味道,而是口中干涩,索然无味!
阎先生,此言何解?寒山不禁发问,却不敢做大动作,以免破坏了阎小文的思路,打扰了他接下来的要说的话。
道之一词,如果可以描绘表达的话,那便不是永恒的道!道是万物本源,万物归演,你说追寻之道,出我之口,便不是道,入你之耳,也不是道,不论历史典籍、名人妙语,即使再深奥、再有哲理,不过是万物表象,只要你理解了,你参悟了,你认同了,那么你也便被束缚了,为何名人都不曾悟道,你却偏要从他们说的话中悟道,岂不是可笑之极吗?
阎小文一番话如警钟一般,振聋发聩,直接敲醒了寒山,敲碎了这些年他引以为傲的道的根基,现在的他亟需求索,亟需指引,不再温文尔雅,不再正襟危坐,神情接近癫狂,手足无状,连修炼的心境都开始了波动震颤!
阎先生,你说的的确有理,不过认同了你的话不也是违背了道之一词吗,这不是悖论吗,如此荒谬却又直面本质,竟是何种道理?
寒宗主,你着相了,道本无相,本无形,但参道之人却可窥其一二,道似风起,风起叶落,这便是道之体现,但世人说叶落便是风的相?却是可笑至极,所以道可悟,但不可说。
没错没错,道是悟的,却不是听得,也不是说的,是需要自行感悟,道本无状,却千人千言,他们所说都是道,也都不是道,更多的是理,理有尽而道无尽,阎先生,道无尽却要如何参悟,从何参悟的好?道之根基已然种下,而从哪开始便困扰了宗主大人,便直接开文阎小文了。
阎小文也是阵阵无语,咱好歹也是开宗立派的宗主了,这怎么什么事都得问我啊,真拿我当现成的老师了,哎,没办法,谁让这好处还没到手呢,还得接着讲,或许自己有一天真能开山立派吧。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其中这一便是世间的变数,世间本有大道五十,但九为极致,过之则零,归于虚无,所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完美的那个一,便是世人所要参悟的大道,可是这一虽少,却也无尽,而我所感悟,这其中蕴含更多的是人立于天地间,应当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看待这世间万物的变化,更多修的是本心。
我等生于乱世,同为悟道之人,你既然选择让庆山宗子弟入世体悟红尘,那么你也应在这红尘之中寻悟自己的道;而蜀山宗主则身处世外,让宗门出世,却仍然有门派行走体验红尘,便是此理,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合同一种状态,每个人心境不同、悟性不同,所以选择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