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互相甩锅(下)(1 / 2)

是这样。被迫赶鸭子上架的张奇咳嗽一声,努力表现出侃侃而谈的样子。我们心里自然是有一套成熟的方案。

没人接茬,张奇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脑子更是疯狂的转起来,所幸他当记者也算见多识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首先吧,这个文玩古董行业,是非常吃知名度的,名气与溢价完全正相关,我们打算通过炒作,哦不,是通过包装来增值,使其产生更多的溢价。

其次,我们也拥有成熟渠道。我这边对媒体比较熟悉,而老吕那边,也与陶瓷厂一家百年老店有密切关系,客户资源也不成问题。

蔡燕华女士也完全进入了角色,再次询问道:咱们还有时间,我想请你更详细的说一下。比如说,你打算怎么炒作,不,是怎么包装?

张奇只想呲牙,泛泛而论的侃大山可以,那是他的强项,但说到具体内容,他只能干瞪眼了,古玩方面的业务真不熟啊。

张大记者正为难时,不经意间瞥见旁边安静如鸡、充当良好听众的吕升阳,不禁没好气,不是只有他吕升阳会甩锅,自己也会!

想到这里,张奇抬起手,指着吕升阳说:这次项目,姑且叫做项目吧,核心执行人物是老吕,而且老吕对古玩行业更熟悉,涉及到业务操作具体内容,还是请老吕来给大家讲讲。

我吕升阳猛然接到了张奇反手甩回来的锅,一时还有点没适应。

张奇貌似幸灾乐祸,挤眉弄眼的说:你不是有很多包装那件铜器的思路吗?赶紧说出来啊。

被情势逼得,吕升阳也拼命挖掘自己得急智,嘴上也开始没把门的了,想到哪说到哪。古玩这东西,增加名气的最大捷径就是与名人绑定,只要是历史名人的东西,那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通过对我手里半件铜器的科学鉴定,可以断定这是汉代铜器,而且应该是是汉代诸侯王的礼器。我们可以附会一下,把它与某个知名诸侯王联系起来

一开始吕升阳的言语也很含糊,但是说着说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思路也逐渐开阔起来,很多灵感源源不断的蹦了出来。

上京市附近的诸侯王,中山王应该是比较出名的。一个是因为国宝金缕玉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国演义的主角刘备,那刘备不是口口声声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么?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件山尊铜器与中山王附会起来,号称是刘备祖宗的祭祀大礼器,那价格肯定能涨起来!

而且上京市古玩行业,从民国时就有到附近地区收集古玩的习惯,中山王封国和墓葬与上京又不远,中山王的器具完全有可能流入上京文玩市场。

众人听着吕升阳说话,一开始还挺像是瞎扯,但说着说着居然越来越像回事,越来越有可操作性。

如果做成了,这还真是个不错的项目!

不过仍然有不同声音,王艺璇律师板着小脸,尽职尽责的提醒自己客户:盗墓是违法的,如果是盗墓所得文物,交易也是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