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2 / 2)

薛玉情不自禁就顺着重台的示范用力咀嚼起糖果,香脆的果仁混着牛乳的香味在嘴里爆开,薛玉眯起的眼睛里跳跃着快乐。

重台欣赏着薛玉放松的神情,双手扒着窗框,下巴抵在手指上,嬉笑道:“我就知道妹妹会喜欢牛轧糖,喜欢就多吃点。你太瘦了,吃它正合适。”

“海清最会做好吃的,以后她留在照顾你的饮食起居,最合适不过了。海波会管账,她也留下。你处理内宅或者计算田庄、铺子收益的时候,有不懂的地方就问问海波。”

薛玉情不自禁跟着重台一起挤到窗前,“我看姐姐身边就这两个丫鬟最得青睐,姐姐为何不把她们带到薛家去,以后办事也方便,不至于连个说贴心话的都没有。”

重台登时笑了,“咱们是医药世家,不像勋贵或清流,养着几百个家生子。家里服侍的嬷嬷、婆子、丫鬟、小厮、车夫,要么是学不懂医药的世仆,要么是世仆的亲眷。因为这层关系,家里的仆妇比一般人要和主人相处得更自然亲密。海清和海波虽然都是我取名的,但他们全是照顾过祖母的老人家里的孩子,等到了年纪,就会给她们脱了贱籍,让她们出府嫁人。”

薛玉不懂其中门道,纳闷道:“就不怕她们学去了本事,与家里抢生意么?”

薛玉说完自己便反应过来,羞涩的掩口笑了,“是我想差了,当家奶奶没有给人出门诊治的。”

所以,就算女孩子会得再多,学来的东西也不过是用来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罢了。

薛玉想到此处突然抬头看了光彩明媚的重台一眼,然后赶忙低下头,眼里闪过悲伤的神情。

重台姐姐被当成顶门立户的姑娘教导这么些年,以后去了薛家,便如她思考过的这些女孩们一样,以后只能嫁人,学来的一身本事“不过用来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罢了。

那么平静琐碎又烦闷无望的生活,重台姐姐怎么过得习惯。

薛玉和戴玉林不愧是亲生父女,完全想到一块去了。

戴玉林跟薛怀佐碰了个面回来,就忍不住在母亲和妻子面前绘声绘色的抱怨:“娘,不是我看不起薛怀佐,您听听,他说的那是人话吗?开口闭口‘你把姑娘养得不通女德’,‘带着她出去抛头露面’,‘我把玉姐儿养成了大家闺秀,看看你们戴家教养的姑娘,满京城里都知道是个只能坐产招夫的泼辣货’。”

“亏他们薛家还自称‘饱读诗书的大儒之家‘呢,我看都是吹出来的!重台不能去这种人家,否则不得闷死我的重台。”

戴老太太拍了儿子肩膀一巴掌,等着他教训:“好好说话,瞅你胡沁些什么。”

戴玉林着急到抓耳挠腮,一把漂亮的山羊胡被拨得乱糟糟的,“娘,我这不是替咱们重台担心么?重台会得多,我便是把她一个人送回家乡管着祖上传下来的药铺也不担心。可回薛家不是经营药铺,也不是给患者诊治。薛家一大家子,从他们老祖宗秦氏到现在掌家的小姜氏,哪有一个善茬?”

“您昨日派人给我送信儿,说确定两家孩子抱错了。我得了消息,赶紧逮着下朝的功夫抓了吏部侍郎裴大人帮我琢磨,结果事情琢磨的不怎么样,倒把薛家从上面数到现在五代人的破烂事听了一耳朵。他们家的子孙更替啊,怕是能写三寸厚的一本内宅阴私喽。咱们重台把养成个光明磊落的好姑娘,哪儿懂他们家人说话办事的深意啊。”

“我一想到重台迟早得回去薛家跟那么群长满心眼的都心斗角,我就心口疼。”戴玉林看看母亲在看看妻子,反复作揖几回,服软道,“求娘和夫人替我想想办法,好歹别让重台过去立刻被管成了瞎子聋子,连派人送信出来喊人帮忙都不成。”

这几日几乎没说过话的刘真仪抬起眼睛,压低了声音:“我已经派人去请本家一位前两年刚刚出宫养老的族姐了。”

刘真仪的低笑声里充满杀气,“重台原就在宫里主惯了,行止坐卧全比照着宫里的娘娘、公主们来的。到时候把宫里出来的嬷嬷带去薛家,有嬷嬷提醒着,薛家难道敢说他们比皇家的规矩还大?”

“有我的族姐镇着重台的屋子,谁都别想跟重台挺腰杆子,都给我老老实实的。”

戴老夫人抚掌大笑:“好孩子,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请人帮我寻个刚出宫的教养嬷嬷送过来。不过,既然你提前叫了,我喊的那个就留在家里陪着玉姐儿。”

她边说边指着身边的田嬷嬷,“正巧她孙子离不开重台做的糖果,就让她带上孙子跟着一起过去。我身边的人跟着,谁敢动重台一根手指头,你就回来跟我说,我亲自去薛家讨公道。我倒要看看,那小姜氏到底要脸皮不要。”

戴玉林摸摸头,心想,母亲和夫人已经把内宅里面的事情计划得差不多了,他也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如明天进宫给陛下请平安脉的时候,问问把两个姑娘换回来、拜干亲的仪式怎么弄才正规些,免得陛下抱怨宫中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