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欢看着小周的眼神有些神秘。
“换谁?”小周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夏欢没有直接回答他,却换了个话头问:“你对盛隆集团了解吗?”
“按照你的要求,我对他们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调查,更何况以前盛隆集团还是兴基金公司的老大呢!不过,我以前在兴基金只是远远地见过陆总几次,这一次来江州也还没有去盛隆集团跟他深入接触过。但是,我觉得陆总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小周提到盛隆和陆宇轩,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感,因为他毕业后干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兴基金,而且也正因为兴基金才认识夏欢的。
“详细说说你对陆宇轩的感觉,以及他与其他老板的差异!”夏欢饶有兴致给她的好助手出了一道好题目。
“在我们见过的这10家企业的老板而言,我觉得陆总是最好的。”
“哦,为什么呢?”夏欢微微一笑。
“在招商部门主持的第一次会议中,陆总是最沉着淡定的,而其他的老板虽然看上去很从容,却没有他身上的大将之风,尽管当时盛隆的局面并不是太好。但是夏总你刚刚也说了,领导人的气质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气质,创业的过程一定是九死一生的,每个企业都要不停地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要不停地做选择题,而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过于情绪化,不能够理性决策,那么说不定那个情绪化的决策就将企业带向了深渊。”小周说。
“不错,继续!”夏欢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陆总年轻有为,目光锐利,虽然盛隆早期在房地产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他完全没有满足于此,他很早就开始布局科技行业,说明他的眼光和格局非常高远。他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和突破。”小周说。
“腾达集团也转型走了这条路啊。”夏欢说。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觉得韩如琛和陆宇轩还是很不一样的人,虽然他们将企业带向了看似相同的方向。陆总虽然清冷,但是有股正气,而韩如琛则不然,总觉得透着股邪气。”小周说。
“小周,我真是没看错了,句句到位!”夏欢非常满意地笑了,说,“你去看看资料,如果我猜得没错,应该腾达集团选择进军科技行业是在盛隆之后一点。”
小周走到资料柜那边,仔细翻了翻,眼光一闪,说:“果真!腾达集团是在看到盛隆集团做得有点眉目了之后转型的。”
“曾经我也以为韩如琛是因为看好科技行业,所以才会转型到这个方向,可是现在,根据我对韩如琛的了解,一开始刺激他转型的,并不是只是为了企业和利润,而是他个人心底里的一个执念,他就是要超过陆宇轩,不管陆宇轩做什么,他都要抢着当第一。”夏欢的眼神里有些幽光,要真正理解一个人,才能打败他。
小周低头想了想,说:“从时间上来看,的确如此。可是,夏总,你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夏欢看了看小周,又将眼光投向了远方,说:“你记得我们曾经分析过腾达的芯片制造情况吗?腾达虽然购买了美国的技术,目前是国内一流,可是他后续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力量进行研发。不管是时间、财力、人力,科技研发都是需要巨大的投入,一旦失败有可能颗粒无收,所以,支持人在这条路上不断走下去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知道吗?”
小周想了想,却迷惑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