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北京城锁龙诀的故事,相信所有人都多少听说过一些。但我以前也说过,这个故事经不住推敲。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定都南京(称应天),还没有北上攻下北京(当时的元大都)。即便北京有孽龙为患,也轮不到刘伯温出马。
但是刘一氓说道:“当时,刘伯温根本没有在北京完成这件事情。”刘伯温乃是青田人,但并非累公的嫡系后人。
这件事情要从元朝立国初期开始说起了,元成宗时期,八百媳妇叛乱,朝廷派大军征讨。当时有两兄弟奉命率军出征,一个名叫刘相,一个名叫刘将。途经青田的时候,刘将忽然重病,不能率军前进了。而刘相不敢违令,只好派人留下照顾弟弟,自己出发。
因为此行凶险,不知道前途如何,刘相便将家中祖传的锁龙诀倾囊相授,传给了弟弟。这样即便自己战死沙场,也能对始祖累公有所交代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忽然有了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当时,我也曾经了解过这段历史,但从来没想到,刘氏兄弟竟然是刘累的后人!还是刘伯温的先人!
刘一氓接着讲下去,八百媳妇战乱平定后,刘相不知所踪,朝廷按照阵亡予以了抚恤。刘将心痛之余,旧病复发,弥留之际将八篇锁龙诀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其后便撒手人寰。刘家在浙江青田居住了下来,此后,直到几十年后,刘伯温出山,世人终于看到了刘家复出。而刘伯温真正施展手段,也并非是在北京
左迁也听闻过锁龙井的故事,主动问道:“刘师傅,你说锁龙井不在北京,那会在哪里?”
刘一氓点着了烟袋锅子,悠然吸了一口说道:“我给你们说,这件事说起来,话就长了……”
元朝末期,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天下义士纷纷举事。在重庆,有一个人名叫明玉珍,投在了明教徐寿辉麾下。后,陈友谅杀徐寿辉,明玉珍干脆自立。这是史料中的说法,但实际上,明玉珍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因为自己是明教的人,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明,这其中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单纯。而且他死的时候,也是叮嘱自己手下人不要进取中原。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自立为主呢?
真实原因是,他是逼不得已。在重庆的巫山县的西部,长江南岸,有一处峡谷称为错开峡,当地百姓和官员发现了真龙现身,认为这是祥瑞,而这里也是大禹锁龙的传说所在地。所以,那时候重庆当地的百姓都一根筋的认为,明玉珍是天命所归。
明玉珍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这个人很单纯,造反为了吃饭,没打算当皇帝。可是没过多久,这条孽龙就开始了兴风作浪,呼风唤雨,洪水频发,当地百姓都苦不堪言。以刘桢为首的群臣一再进谏,认为想要镇压这条孽龙,必须有一个天子登位。就这样,明玉珍不得已登基坐殿,国号大夏,定都重庆。事实证明,天子也是讲究谁来当的。
明玉珍虽然自称天子,但是错开峡的孽龙还是肆虐依旧,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折寿,这明玉珍只活了三十八岁就一命呜呼了。其子明升继位。
而后,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顺江直取重庆。这时候的大夏国,全国不过八万多人,军队只有两万多,根本无力抵抗,只好投降了朱元璋。
虽说占领了重庆,但是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错开峡的那条孽龙仍旧在兴风作浪。也就是在这时候,身为刘将后人的刘伯温主动请缨,在错开峡,将这条孽龙收伏。为了纪念这一义举,巫山县当地的村落,改称锁龙村。刘伯温收伏孽龙后,感念苍天有好生之德,何况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杀之不祥,干脆就在锁龙村设立了一口井,将孽龙困在了那里。上盖石板,用锁龙诀中的困字诀,将这条孽龙永久镇压。
肆虐多时的孽龙终于被降服了,当地百姓也都感恩戴德,认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这也为他以后的登基奠定了基础。
这,才是锁龙井的真正传说!
听完了这则故事,我一言不发,只是将我从进入八百媳妇皇陵中的经历开始算起,桩桩件件,终于全都连在了一起。看来,谜题已经解开了。
没想到,事情还没有完。似乎是谈兴正浓,刘一氓又说起了自己父亲的经历:他父亲本来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正赶上民国的北伐战争,从中国南部到北部,几乎连年战火不断。相比之下,反倒是张作霖奉系所统辖的关外太平得多。于是,刘一氓的父亲跟很多人一样,北上关外。
后来,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他父亲本想南下回老家,却又被严格的军事管制拦住了,没奈何,只好做了“满洲国”的顺民。当时的老百姓如同草芥一般,命不值钱。为了讨营生,刘一氓的父亲去了营口,帮人搬卸货物,用以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