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被禁食第三天上午,熊场发生了熊吃人的惨剧:
场主来到一个散养6头怀孕母熊的圆形水泥坑边,放下梯子准备下去打扫卫生。不料脚下一滑,扑嗵一声掉进熊坑。当时有的母熊已开始叼草做巢。熊本来在11月冬眠,翌年1月下旬或2月上旬产仔,4月中旬前后出蛰。长久的监禁已使它们被迫改变和放弃了冬眠习性及分娩周期。和所有雌性野生动物一样,处在造巢产仔期的母熊护巢天性格外强烈。尽管与场主熟识,但事发突然,巢区内竟掉下个大活人,这如同点燃了导火索,母熊们的护巢天性瞬间爆发,它们不约而同猛扑上去,狂暴地攻击这个从天而降的入侵者。
诞生2000万年的熊科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一代又一代的熊为了猎杀捕食,捍卫领地,争夺配偶和夺取王位,早已演化出强大的爆发力和简单实用的打斗方式,而且自幼玩耍时便开始演练,即以强大的双腭剧烈啃咬或以巨大的前掌猛击对方要害――头颅或颈根部位。但凡在荒野中发生两熊剧斗的情况,善于观察的人都会注意到,它们发出的第一击,往往以前掌直接挠击对方颈部致命且皮毛薄弱的动脉横贯处。
第一头冲上去的熊一口咬在场主的颈部,造成颈动脉破裂,发生血喷。其余的熊随后扑至,饥肠辘辘的它们闻到血腥味凶性大发,争抢撕咬人体……
那些熊极其狂暴,全都吃红了眼。闻讯赶来救援的人们根本无法接近现场,更别提抢回尸体,只好打电话向消防队求救。消防人员以高压水龙驱赶,熊仍旧死死咬住残缺的尸体不放,拖着尸体四处躲避。最后有一头熊将尸体拖至水柱打不到的死角继续撕咬,其它的熊在水柱阻击下依然跃跃欲试,随时准备上前争夺尸体……后来听人们说,参与了杀人吃肉的6头熊,全部是怀孕或即将生产的母熊。
金锁小声嘟囔了一句:“报应!”
这也是我也想说的,人在喂不饱的情况下会走极端,更何况更是饿了三天的熊?
东北这一带,地域偏僻,物种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并非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因为东北自然环境的得天独厚。当然,有好就有坏。福兮祸所依,这是咱们老祖宗千年的智慧总结。恰恰是因为自然环境保护得够周到,所以也使得棕熊一度成灾。
熊是有智商的一种动物,它的智商差不多等同于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东北人民始终“冲”在了人熊冲突的第一线。据安老三介绍说,几乎每一年,东北都会出现人熊冲突的案例:
在松江河附近,又不懂事的愚民好奇,抱走了母熊的幼仔。没想到,这给全村带来了一场天大的祸事!因为失去了幼崽,那头母熊连续3年,时不时回到那人住的村子,守在村外的重要路口,不论从村里出来什么动物,从鸡鸭鹅狗到马牛羊人,一律杀死。这三年间,这头母熊共杀死3人,家畜无算。
其后,还有一桩往事。有一头母熊亲眼看到猎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烈的报复心令它在山上到处游荡,见人就杀,15天内连杀3人,直至被击毙……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冬至东北,西至青海,都发生过棕熊袭击人类、报复人类的案例。
最为可怕的则是,棕熊原本不会把人类作为食物,杀死人类后,也不会啃食尸体。但是就像三毛别罴事件中的解读,一旦熊尝到了人肉的味道,是有可能“上瘾”的。真实的案例中,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去,这棕熊杀了这么多人,会不会是吃人肉上瘾的呀?”
我摆了摆手:“照理不会。铜爷的尸体完整,只是有一处致命伤,很明显这头棕熊是出于报复。”我刚说完,安老三伸手递给了我一个ipad,上面正在播放一段视频:“张老板,您看看这个。”
我好奇地接过来,定睛一看,上面竟然是闭路电视的录像,拍到的正是那头杀人棕熊翻跃进别墅的场景。按照周围的物体参照,这头巨熊身长少说也有三米多,体型硕大,单是看了一眼就令人生畏。
这头棕熊扭动着巨大的身躯像是一辆开足马力的坦克,撞向了玻璃,大概发现了玻璃是防弹的,它一撞之下,玻璃只是产生了裂痕,没有完全断裂,干脆调转了方向,找到了一扇窗户。
这扇窗户就算是防弹玻璃,也挡不住这个家伙。因为这头棕熊太大了!它扭动着硕大的身子站起来,双掌拍碎了玻璃窗,从窗口钻了进去。老实讲,这扇窗户并不算大,这头熊的尺寸钻进去有些费力。但是它却钻进去了。这之后的事情就没有了影像资料。不必看,我们也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安老三见我面色凝重,说道:“这些,是我从小区保安那儿找来的。”
我盯着最后定格的画面,脑海里反复闪现着棕熊的身影:这么大的一头熊,是从哪里来的?我心中十分庆幸,没有参与三年前的猎熊计划。否则现在身首异处的就是我了。我不想再被这些事情打断思维,催促说道:“先不说这些了,我们还是赶紧走吧。”
没想到刚说完这句,就听“嘭”的一声,仿佛平地里起了一个炸雷,紧接着,车身打横,耳边传来了刺耳的声音。我们的车打着转儿旋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