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他,疑惑不解。
古一指也说道:“一毛,你忘了这是哪儿了吗?”
我恍然大悟:“你们是说……神祇木?”
古一指颔首点头。
神祇木历来就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说法,所以才引得诸国征伐。耀龙群居于此,促成它们存活千年的原因,很大可能是神祇木的原因。想一想,一棵树木就能使生命存活千年。一想到这个,我的心跳陡然加速,握紧双拳的手也微微发抖,这种感觉十分奇妙。我似乎在那一瞬间,明白了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聚集在闻天崖与闫显疆的旗下!
一切真相大白,如释重负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神祇木很大可能,就在这里!可眼下,虽然耀龙停止了进攻,却还都聚集在墙下。我们没有别的路径可走,唯有顺着这一条缝隙往前爬,看看有没有出路了。
因为缝隙太过狭窄,我们只能双手拉着背包,爬两步,就把背包拉到自己身边,如此一来,拖慢了行进的速度。我们这样的速度,简直就是龟速挪动。
爬行了好一会儿,才听前面的太乾说了句:“有路。”然后就消失不见了!没错,一个大活人眨眼之间从我眼前消失了。好一会儿我都没有缓过来。金锁我们面面相觑。他紧爬几步赶过去:“面瘫侠……面……我的妈呀!”他“啊”的一声也消失不见了。
剩下我们四个人急忙追过去,这才恍然明白,原来此处是一个坑道,只是周围光线太暗,很难察觉到,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
我小心翼翼地在顶部的山石上系好安全绳,大家都顺着绳索滑下去,安全落地。我们所在的地方十分怪异。按理说,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这里是一处古墓,但是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却是一间茅屋!
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这里积攒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但是从家具到装饰,都是茅屋的样子。金锁左右观瞧,努着嘴问裴洋:“喂,不是说好这是楼兰王的古墓吗?怎么成了一间茅屋?你别跟我说,这楼兰王是个农民啊!”
农民是不可能的,楼兰古国是游牧民族政权,逐水草而居。这样的茅屋风格显然是出自中原的手笔,绝非楼兰的画风。再看茅屋的陈设:一张方桌,一张床,床边挂有蓑衣,一把锄头……游牧民族竟然会出现农耕文明的工具……这太令人费解了。
我说道:“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小心,可能会有机关。”最后一句无非是给大家提个醒,没想到这句话令裴洋不敢动了,站在原地:“我……我就算了……”这样也好,我也没指望上一个老学究能帮上什么忙。
“一毛,你来看。”古一指叫我。
我们几人过去后,他手中的拐杖敲着正对门口的一面墙。明明是木质结构,但是随着拐杖的敲击,却发出了金属的声音。我们相顾不解。古一指却连声赞叹:“嘿嘿,好手段,这楼兰王好聪明!”
“前辈,这是什么意思?”
古一指举着手电筒凝望着这面墙壁,喃喃说道:“这是回字墙啊!”
尽管他语气平淡,但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回字墙是过去古墓中的“标配”,意在警告闯入者,回头是岸,未为晚也。通常的古墓结构设置,回字墙的后面就是墓道,可以直达墓室。听说找到了回字墙,金锁固然十分高兴。但是我却没有半点儿波澜的情绪。千辛万苦进入这里是为了找到神祇木,古墓里有多少文物跟我又没多少关系。
古一指看出了我的情绪不对,说道:“不要失望,我们先进去看看,既然来到了这个地方,我相信,神祇木也一定在这里。”
我打起精神,点了点头。
面前这面回字墙不同于以往所见。古代墓穴中的回字墙大多是石灰伴糯米汁浇筑,坚固异常。可是眼前的这面墙,却是金刚铸就。我们几乎搜寻遍了每一个角落,都没能找到哪怕一丝的缝隙。
太乾掣剑在手,说道:“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