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海底沉船(2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814 字 2020-10-23

胡嫣梦过来冲我比划了两下,潜水手语她教过我。她的意思是:“跟我走,别慌。”我点点头,波动的内心逐渐令静下来。定了定神,跟着胡嫣梦朝前走去。不得不说,经过系统的训练后,我对于这种潜水手语明白了许多,比之前在昆仑山的乱比划好太多了。

以往在电视上看到一些纪录片,海底都是色彩斑斓,生物多样,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与变幻多方的背景随时都能组成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但是真正置身于海洋中,才发现纪录片所记录的都是美不胜收的地方。真正的“穷乡僻壤”,是鲜有人问津的。就像我们现在这片海域,除了浑浊的海水,光秃秃的岩石之外,再无其他了。

如果找一个恰当的比喻的话,这个地方就是陆地上的沙漠。适应了当前的环境后,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和胡嫣梦一前一后地朝前面游去。这时候,透过阳光透过海面照射进来光线,有一团巨大的黑影忽然从我们头顶游过。这个黑影,足有十几米大小,我们惊慌地朝头顶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鱼,正从我们正上方游过去。因为只能看到这条大鱼的腹部,只是看到了它雪白的腹部。

胡嫣梦紧张地举起了鱼枪。我赶紧按下去,示意她不要紧张。这种鱼是鲸鲨,虽然体型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但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性情温顺,只要不主动招惹它,对人类它还是相当友好的。不过随着近年来的滥捕滥杀,鲸鲨的数量已经锐减。能在这种地方看到,实属不易。

胡嫣梦紧张的眼神平静下来,冲我点了点头,我们继续游去,没过多久,就看到了令人啧啧称奇的一幕:眼前是一大片的空地,这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代船只,密密麻麻足有百艘之多。这么多的沉船堆积在一起,这种场景,恐怕生平都很难见到。我愣在了原地。尽管过去了数百年的时间,沉船的船体上长满了藻类和各种海洋植物,但还是能从轮廓依稀辨认出,这里的沉船大部分是古代的战舰形制。

出身文科的我,对于蒙宋战争还是有所了解的。张弘范率领蒙古大军南下,宋朝几番抵抗,在这片海域曾经发生了盛况空前的海战,此战,宋军的水军自焦山战役后再次受到了重创,此后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海战了。望着这里的沉船,不难想象七百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之激烈。蒙军宋军相互决杀,海面上漂浮着成千上万将士的尸体,到处都是正在缓缓下沉的船只与燃烧的旗帜,大海被双方将士的鲜血染红。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胡嫣梦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我醒过神来。

这里距离水面的高度大概有百十米,这里的沉船如此之多,我一时间也无法判定太乾的位置。我留意了一下余下的氧气量,估摸着时间,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找到太乾。其实这时候,我对太乾的生还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一个人类,依靠氧气瓶在水下最多也就是一两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后,除非他是鱼,否则必死无疑。

尽管这时候的想法是如此的真切,但我还是希望能看到那个面瘫活着……在这个可以称之为古船乱葬岗的地方,我极力搜寻着那艘塔船。

中国古代的造船工艺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林林总总的船只类型比现代社会的更为系统庞大。这一点从我们身边的这些船只残骸来看,就可见一斑。早在武王伐纣时期,周武王跟八百诸侯会盟,率领四万多名将士,用47艘大船从孟津抢渡黄河,终于推翻了殷纣王的腐朽统治。尽管不知道这些船是不是真正的战船,但它们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却是不用怀疑的。而到了公元前8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已经建立了成规制的水军。

宋朝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军事来讲。比如车船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飞虎战舰、海鳅大船、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轮番上阵,南宋问世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鱽鱼船,甚至引诱敌人自投罗网的无底船……都是当时制作工业与海战艺术的集中体现。

上面这些,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当我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才觉得先人智慧的伟大。我身边随便一艘船,长度都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上面的甲板开阔,莫说是走人了,便是跑马都有富裕。高大的桅杆与包有铁甲的船体更是令人心生敬畏。不难想象,几百年前,这些巨无霸在我们头顶上驰骋纵横,即便现在掩埋海底,但还是能够感受她扑面而来的那种王霸之气。

我们置身其间,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鱼群、比如寄居蟹……大部分小生物都将这些舰船残骸当成了自己的居所。出于职业病,我几乎忘了自己来的目的,几次停下来观察这些生物。胡嫣梦不得不几次回过身来催我。

不知道她是不是不耐烦,最后一次催我的时候,她比划了两下,突然拉起我就跑,藏在了就近的一艘大船内。我被这猝然发生的情况弄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回事。胡嫣梦冲我比划说:“别抬头!”她悄悄地从船体后探出了头,紧张地窥视着另一边的情景。我被她情绪带动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恐惧的味道。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只见对面的一艘沉船上,一个人影走了出来,坐在了船舷上伸着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