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旋转迷宫(2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768 字 2020-10-23

我想都不想地说:“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上面的空隙很小,而且这些墙都很窄,万一你摔下来,我可不给你收尸。”说到这里,我猛然想起了梁世赞。

金锁道:“我又不是说我上去,不说了吗,我不想变肉夹馍。我的意思是你爬上去,这样你在上面,迷宫发生旋转对你是没有影响的。”

我微微一怔,本能说道:“那你呢?”

金锁从腰间解下一跟绳索,一端系在自己的腰间,绑了一个结实的扣,然后将另一端塞到我手里,信心满满地说:“你在上面不会迷路,你牵着我走就可以了。

我不敢说这是一个好方法,这些墙的高度目测也有二十五米左右,如此高的一个地方,就好比我站在了八九层楼,手里牵着一根绳子让对方按照我的步点行动,可能吗?

可是看看四周的环境,似乎除了这个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试试看吧,我先把我们手里所有的手电划分了类型,然后将通用的电池集中到一起,做大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通畅。最后,我把一支照明度最好的狼眼手电塞到了金锁的手里:“如果有什么情况,你就打三长两短的信号给我。”

“三长两短,太不吉利了吧?”

我沉吟了一下:“这样吧,为了节省时间,短信号,三下。”

金锁重重点了点头。

我从新制作了一把“飞天索”,不费吹灰之力就钩住了墙头。为了防止脱手,我将绑住金锁的那根绳子也绑在了自己的腰间,朝左手心吐了两口唾沫,开始第二次攀登。

金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瞪大了望着我。

幸亏,墙上的龙纹雕饰凹凸不一,抓取点和着脚点都很省力。当反复几个动作后,我忽然觉得,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浮雕似乎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比如,我脚踩在了一条“龙尾”上,同时,我两只手的附近,肯定有突出的龙头!但我攀爬了一定高度,想要用脚踩龙头的时候,出现的最方便的落脚点,必然还是龙尾。简单结说,在这场高度为二十五米左右的“攀岩”运动中,我脚踩到的必然是龙尾,方便抓取的,必然是龙头。虽然我拽着飞天索,只是偶尔凭借浮雕借力,但是这种情况确实令我惊异。而直到第二次攀登,我才发现这一情况。而这一切,都好像是当年雕塑师们刻意为之,此等工艺造诣,着实让我叹服。

十多分钟后,我就站在了墙头,这堵墙的宽度很厚,几乎一米。我站在上面四处观望,可以看到林林总总,有的墙很厚,坦克开上去都没问题;有的墙就像是一张纸。我终于明白了这座迷宫的秘密之一,就是利用这些厚薄不一的墙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方向的偏移。这一招确实厉害,表面上,我们所走过的路全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但实际上,早已中了招。

“喂,毛哥,别看新鲜啦,出发啦!”金锁双手拢在嘴边,朝我大声呼喊,他的声音在迷宫中回荡开来,产生了巨大的回音。

我拿起手电画了一个圈,意思是出发。

我敢说,这座迷宫的上面一定没有人来过,墙头积攒了几百年的灰尘似乎就是为我一个人准备的。我已经将步速调整得很慢了,但脚掌落下去的时候,还是会掀起簌簌灰尘。在下边跟着走的金锁更是倒了霉:“卧槽,下雪了?”而遇到空隙窄的地方,我不得不蹲下,跪下,甚至趴下,呛鼻的灰尘气味令我差点儿窒息。几百多年的老灰尘,味道不怎么样。

之前悬挂的那条绳子就在我旁边,但要是顺着他的方向走并不简单,我得在几面墙之间走来走去,偶尔走错了,还要折回,到后来,每走一步,我都要先停下来观察墙头的排列,在心里拟定出一个省时省力的绝佳方案来。更要命的是,我不但得顾自己,还得兼顾下面的金锁,我在上面的一小步,意味着是他的一大步,甚至要兜个大圈。

果然,金锁在下面开始抱怨了:“毛哥,毛爷,求求您老人家行行好吧,尼玛遛狗呢是吧?您倒是瞅准了啊!”

“别吵吵,不服你来!”说着,我又跨出了一步。尽管高低距离很大,但我还是听到了金锁重重的叹气声。这小子就算满肚子的牢骚也没法子,还是得乖乖地绕路。

就在我等待金锁“复位”的时候,我看到了奇异的景象:整个儿迷宫,包括我脚下的这堵墙,都在变化,尽管悄无声息,速度很缓慢,但我还是能察觉到。正如我猜想的那样,她正在慢慢旋转!

我急忙看向金锁那边,小子嘴里喋喋不休地抱怨,只顾低着头走,完全没有察觉出周围情况的改变。我长舒一口气,看来,证实了我的变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元朝初期我国就有了这么高超的技术,但想到了有刘伯温与韩养福联手,也不足为奇了。我急忙叫金锁停住脚步。因为我要先观察一下情况,确定变化后的方位后才能给他指路。

金锁大声嚷嚷着为什么。

我说出了我看到的景象。

金锁不说话,只是用一脸懵逼的表情来配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