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蛇群来袭(1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739 字 2020-10-23

穿过山道,我本以为就是出去的路了。毕竟是后人开凿的路,想必是哪位老前辈被困在了这里,然后夜以继日地开凿了这么一条路通向外面。但没想到,这个山洞的另一个路口却在一处峭壁上,距离地面足有几十米,地面上有一口直径长达百米,深不见底的“井”!从井口到距离我们头顶上百米的穹顶密密麻麻的全是神像,一层摞一层,每一层都是用各个神佛的坐骑隔开。这时,我才赫然发现,这个洞口,正是开在了一处神像的位置,我们俨然和这些神像“平起平坐”了。这个洞口的高低宽度与神像所处的位置分毫不差,现在,我再也不敢说这位前辈手艺不行了。

扫一眼这么多的神像,足以令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窒息了。而且,每座神像都是宝相庄严,慈目低垂,不过……那眼神似乎哪里不对。我生怕自己看错了,使劲揉了揉眼睛,没错,这些神像都在盯着我们俩看!这……太诡异了吧?进庙烧香,我见过的神像也不少,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呢。所有的神像都像是活的,盯着你看。

对于我这种亏心事做多了的人来说,当然是手脚发软,汗流浃背,就差跪倒在地上磕头了。并非是我迷信,像我这号人,求神拜佛的多了去了。人都是这样,做点儿好事生怕神佛不知道,做点儿坏事又生怕神佛知道,想一想,这也太难为神佛他老人家了。

梁世赞这种共产主义战士当然不信这一套,他左右观察,想找寻一条路径。忽然,他的目光锁定在了左边的一处地方。我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那里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的坍塌。神像七倒八歪地全都躺了下来,脸朝下。看样子,梁世赞是想顺着那里下到井口去看看。

我们所处的位置与井口呈90直角状态,如果从我们这边往下爬,危险指数肯定很高。梁世赞跃跃欲试。峭壁上全是神像,着力点是不愁的。不要说他了,就是我也能爬过去。

就这样,我们俩一前一后,像是两只螃蟹,扒着神像挪动四肢。经过了一番看似容易实则凶险的移动后,我们顺着坍塌的斜坡顺利下到了井边。

从上面的位置看,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井的造型。走近后才发现,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决不是边陲小国可以造出来的。宽达百米的井口,全都镶嵌了青铜浮雕。尽管同时期的青铜早已被铁器取代,但用作装饰的话,还是可以彰显雍容华贵。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了一些情况。

井口的青铜浮雕,并非是用作装饰作用的,而是一些叙事壁画。我忽然觉得其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这里的壁画和祭祀区的不同,那里讲的是平民百姓,这里则是皇帝本人。从壁画上看,他从出生到登基,波澜不惊,我就不作赘述了。主要是他登基后,从壁画上看,那时候,这位皇帝还很年轻,也就是十几二十岁吧,但是他很有野心。在一幅壁画中,他本人身着戎装,骑着一头大象,身后的大象军团直捣敌阵,敌人溃不成军。在冷兵器时代,大象算得是一件利器了。

开疆扩土后,皇帝坐在了宝座上,接受各国来朝。

接下来的一幅画就非常有意思了,是一处不知道是海是河的浪花中,一个披鳞带甲的家伙隐没其中,因为没有露头,我看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龙。

我想叫梁世赞一起参详一下,哪知道他根本不感兴趣,只是盯着井口发呆。

我只好继续看下去,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有意思了,八百媳妇的皇帝斥责元朝使臣,最终,双方兵戎相见。不过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信息,双方共发生了两次大的战役。而第一次,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居然输了。从壁画上倒曳的帅字旗来看,似乎统兵之将姓刘。我暗忖道:姓刘?刘相也是姓刘的,两者难道有什么关系吗?

最后一幅壁画是第二次战役后,八百媳妇亡国在即,皇帝郁郁而亡。王公大臣把他的棺椁放进了这口深井。这幅画怎么似曾相识呢?我忽然想起来,祭祀区我看过一幅类似的壁画,难道那幅画的意思是修建皇陵吗?

墓葬方面我的知识功底几乎就是零,可我也知道,就算皇帝再重要,也没必要埋这么深吧?我望着黑黝黝的井口,有点儿犯怵,说:“老梁,皇帝老儿可就在这下面,咱们总不能从这里找出路吧?”对于死去几百年的人,我是充满了忌讳的。

梁世赞打开背包,开始结绳,说:“我先下去看看,必要时会给你信号。”没有探明情况就敢冒然下井,这孩子的胆儿也忒大了!我想要阻止他,他却反问了我一句:“你愿意一辈子待在这儿?”

我不说话了,只能看着梁世赞用登山绳绑上了一座结实的神像,然后他顺着登山绳晃晃悠悠地下去了,开始的时候,还能看到他的手电光,过不了多久,就完全消失不见了。我站在井口大喊了两声,没有人回应。我心想:卧槽,不会吧,老子又落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