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蒙秘文(2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872 字 2020-10-23

我听后却是大吃一惊,本来从金锁那里见到,以为这东西只有一枚。后来又从闫教授那里见到十几枚,就足够惊讶了,没想到一共有十八枚。我问道:“这东西跟龙有什么关系呢?”

白拓耐心地说道:“这十八人,有一个极其隐秘的工作,便是寻找传说中的龙。龙是真命天子的化身,是皇帝的象征。既然是这样,你总不能叫捉龙将军、锁龙将军、擒龙将军、斩龙将军什么的吧?那是大不敬啊!所以,他们取号为‘从龙’,一是要说明自身的工作,第二,就是向皇帝表忠心。”

妈的,我彻底懵了。说了半天,我也没弄明白,这八百媳妇跟龙有什么关系。难道说,景迈这地方除了产茶,还产龙吗?我在这边混了这么久,也没听说过这么荒诞无稽的事情。

白拓说:“一开始我也不信,直到后来我从一朋友那里见到了一枚龙牌。表面上看,这龙牌很平常,只是雕工精细一些。但后来我发现,这东西绝对不一般,它们里面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侧耳倾听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压低了声音跟我说:“龙牌上记载了从龙军寻龙的全过程!”

这句话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令我目瞪口呆。尽管龙这种动物我们毫不陌生,但是现实中又有谁见过呢?反倒是关于它是否真实存在,世人一直争论不休。活了三十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感觉这东西距离我如此之近。古代常有龙出没的记录,像那张内容记载最多的纸条,上面的内容就是出自于《宋史》。但古代这种记录多半是官方制造祥瑞的“卫星”,多半不足信。

但是从龙军不同,如果他们是直接隶属皇帝,又是以寻龙为工作的,所记载的东西大概十有七八会是真的。因为过去的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何况元成宗暴戾无常,晚年大肆屠戮重臣,对着皇帝说瞎话,纯粹是活腻歪了。

白拓一支烟抽完,又点了一支,表情惬意地吸了一口,有些炫耀似的说:“本来这些事要瞒着你的,不过你既然知道了,也没什么,索性就跟你说了。”说着,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枚龙牌,塞到我手里,“你看看,能看出什么吗?”

我感觉这块龙牌入手的感觉和金锁那枚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拉开台灯在灯光下一照,流光溢彩,就连那略带瑕疵的流光都和之前我见过的一样。我不是搞古董这行的,摇了摇头。

白拓轻笑一声,拿出了一枚放大镜:“你现在再看看。”

我接过放大镜,对着龙牌一看,深吸了一口凉气:在放大镜的照射下,我看到了龙鳞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字!尽管很模糊,看不清楚,但那确实是古文字,虽然看上去像是斑斑点点的瑕疵,但是聚精会神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区分出来的。

见到我这副表情,白拓似乎很满意:“我跟你实话说了吧,这十八枚龙牌上,每一枚的龙鳞上面都刻着字,是古代的微雕技术。要说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就是牛逼啊,你看宋朝四大发明,元朝又有郭守敬和黄道婆这样的人物。”

我懒得跟这个老头儿辩论造纸术不是宋朝发明的,只是问他这上面的内容是啥。

白拓吸了一口烟,咋摸着嘴,慢条斯理地说道:“这事啊,说起来得是元成宗的时候了。”

当年,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开拓了史上最大的疆土。后来,忽必烈定都北京。虽然在政治统治上将汉人分为了最下等,但是在文化上,一些元朝统治者也默默接受了文化融合。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文字还有信仰。一开始,蒙古部落大部分都有本族的信仰,诸如萨满教,但是随着元朝基业定鼎中原,佛教、道教等中原文化也逐渐被蒙古贵族所接受。

轮到元成宗在位时,八百媳妇叛乱。元成宗大举南征,最后战乱平定。本来,元成宗势要剿灭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乱民”。但是当地突然传出,他们之所以叛乱,是因为水中有龙,误信自己是天命所归,这才叛乱。元成宗听说这件事后,着亲信火速寻找传说中的龙。为此大耗钱财,史书记载“向之所储,散之殆尽”,“岁入之数,不支半岁”。

有关其中的过程,在史书中并没有写得特别清楚,只知道因为八百媳妇的叛乱,云贵等地也都揭竿而起。元朝统治者顾虑到龙是汉族的信仰图腾,如果知道元军找龙,他们一定会民怨沸腾,到时候不要说云贵,只怕两河都得反了。所以这件事情要悄悄进行,等真的抓到了龙,就押解到大都,元成宗昭告天下,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传说中的龙,成为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博弈的筹码。而这,也成了从龙军成立的背景。

为了不泄露消息,这支蒙古部队全部由皇族成员及皇帝的亲信组成,封号“从龙”,南下寻龙。因为长期与当地民族杂居,他们又为了消息不至于外泄,参考汉族的篆书自行创造了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只在他们内部以及写给皇帝的奏折上使用,传说中,这种文字,称之为“南蒙秘文”。

说到这里,白拓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嘴的黄牙:“恰巧,我就认识南蒙秘文。”

这一笑,看得我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