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初霜面露迟疑,秦景澄随即开口:“有何心事但说无妨,在我面前不必顾虑。”
“我们只想着要在水患来临之前疏散百姓,但是你可有想过如何阻止这场水患?”南初霜提出这样的想法。
听见南初霜的话,秦景澄顿时一愣:“阻止水患?水患乃是天灾,如何能够阻止?”
南初霜闻言淡然一笑:“哪里有什么天灾,不过都是自然现象罢了。”
“自然现象?”秦景澄不解。
南初霜也不费力解释,只继续说下去:
“疏散百姓固然能够保住其性命,但同时也使其放弃了自己的家园,试问有谁愿意呢?”
秦景澄叹气:“话是这样说,但寻常预防水患都需要建造堤坝,眼下只剩不到三天时间,就是测量都来不及,如何能够建造得起?”
“其实治理水患并非只有建造堤坝这一个办法,瑾之你可有听过大禹治水的传说?”南初霜问起。
秦景澄瞬间领会了她的意思:“你是说疏通水路,将即将溢出的河水引流到其他地方?”
南初霜点头:“来的路上我观察过了,清河城之所以多年未曾爆发水患,是因为清河河底够深、河面够广,而如今之所以会爆发,则是因为河路不通。”
“何以见得?”秦景澄诧异。
来的路上南初霜分明一直在和他闲谈,怎么还能得空发现连他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呢?
南初霜这才解释:“清河城地处河流中下游,河面却平静如湖,足以见得下游之水不通江海、无法汇流。”
按照这样的说法,随着时间的累积,雨水抬高河面,引发水患只是时间问题。
见南初霜说的在理,秦景澄随即点头:“能够保全百姓家园自然是好,但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要尽力先将百姓转移到其他地方。”
南初霜点头:“这是自然,我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尽力求个两全其美,瑾之如果觉得不妥,听听便罢了。”
秦景澄转身离开,随即命楚荆赶回京都,向小皇帝禀明南初霜的想法。
小皇帝在国事上向来没什么主见,摄政王都准许的事,他自然没什么意见。
二话不说便给了楚荆足够的增援,让他连夜带到清河城。
人手足够,秦景澄随即将人分成两队,一队由他和楚荆带领,疏通水路,尽力赶在水患爆发之前制止。
另一队则由楚汉和翟霜卉带领,在南初霜说服百姓之后引领转移。
而南初霜早早睡下,对这些部署尚且不知,一大早便急急忙忙赶到群英楼。
清河城百姓如约而至,一大早便都围在群英楼楼下。
眼看人聚集的差不多了,南初霜这才走到三楼露台。
一见来人,在场众人皆为震惊:“女子?那个传闻中从京都而来的说书先生竟是女子?”
这便是南初霜的小心思了,正儿八经的说书先生有什么好看的,这样出其不意才足够吸引人的注意。
众人一时间既惊喜又醉心于眼前女子的美貌,没有一个舍得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