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早逝,我膝下无子,一个人活着也是寂寞,皇兄不如就将这孩子过继给我,也权当给我一个活下去的念想。”
先皇对静和郡主向来有求必应,加之他心中原本也不愿如此加害一条无辜的生命。
思虑再三,先皇索性点头:“既然你有此意愿,朕便成全了你,只是他的身份,日后只能是你静和郡主之子,皇家再无瓜葛。”
静和应允,随即带着孩子离开,而先皇则对外宣称孩子夭折。
这样的结果对那些口传谣言之人来说,与火焚也别无二致,谣言自然也就慢慢平息下去。
可此事外人不知,又如何能够瞒得了皇后?
皇后一直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先皇身体每况愈下,皇室之中对于皇位人选的斗争也愈发激烈。
虽说其他皇子个个蠢如猪彘,并非争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皇后膝下也仅有一子,尚且年幼、混沌未开。
若先皇突然驾崩,以皇后之子的年纪,绝非良主。
皇后步步为营,终于将心思动到了静和郡主身边的小皇子身上。
做最终仍未找到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难保先皇不会考虑到他。
毕竟静和郡主乃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加之身边有亡夫贴身护卫跟随,小皇子自幼便文韬武略,半点不亚于皇室之中那些年长于他的皇子。
这些年来,静和郡主虽从未入宫,为了避人耳目,甚至连宫中各大盛会都从未出席。
但静和之子少年才俊、名声早已在京都有所传扬,难保先皇不会听到风声。
皇位争斗愈发激烈,得知白彦宸身份的秦景澄也早有远虑。
此时白彦宸尚且年幼,若宫中各方势力当真朝他袭来,恐怕他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念此,秦景澄索性建议静和带着白彦宸远走高飞、也好表示自己远离皇室争斗的决心。
静和亦无野心,惟愿这孩子能平安长大,见秦景澄字字句句都是为了保护母子二人的安全,她随即应允。
也正是如此,十岁的白彦宸便一直跟着母亲在与北苑接壤的兰昀城度过漫长岁月。
但静和深知已自己的身子骨,必然无法长久地陪伴白彦宸。
为保其终生平安,静和对白彦宸武艺的栽培越发费心,甚至在秦景澄出征之时请他亲自指点。
如此一直在外漂泊到白彦宸十七岁,静和终于无法支撑病弱的身躯、安详离世。
合眼前白彦宸已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眉眼如月如星、周身气场半点不输当年的神威将军。
一手将孩儿抚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静和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静和死后,秦景澄本欲派人接白彦宸回京,顺便将静和安葬于故土。
可白彦宸知道,母亲并不想回什么故土,对于她来说,那个没有亲人的地方根本算不得故土。
而静和唯一想要的,只是和夫君葬于一处。
念此,白彦宸带着母亲遗骨一路南下,终于得见神威将军墓碑。
亲手葬了静和,刻下“神威将军白慕远之妻”,母亲遗愿才算完成。
此后,白彦宸在此守孝三年,三年期满方才策马回京,徒留父母永世相伴、再无分离。